诗词大全

《由樵径登北高峰遂至韬光庵》

鸟路欹倾不可登,攀缘直上最高层。
阴崖老树春无叶,古窦寒泉夏作冰。
斜抱江流萦翠带,乱山分脉走瓜藤。
云根细纪当年事,太守曾来访隐僧。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由樵径登北高峰遂至韬光庵》是宋代释文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鸟路欹倾不可登,
攀缘直上最高层。
阴崖老树春无叶,
古窦寒泉夏作冰。
斜抱江流萦翠带,
乱山分脉走瓜藤。
云根细纪当年事,
太守曾来访隐僧。

诗意: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登上北高峰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他发现鸟儿飞过的小道倾斜得无法攀爬,只能顺着山势攀缘而上,直到最高处。在登山过程中,他看到了阴暗崖壁上的古老树木,春天没有叶子。他还发现了古老的洞窟中的寒泉,夏天却结冰。他描绘了江流蜿蜒曲折,像是怀抱着山峦,山脉纵横交错,就像葫芦藤一样纷乱。最后,诗人提到过去的往事,太守曾经来拜访过他这个隐居的僧人,云根细纪,意味着这些往事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的记忆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自然山水的壮丽与变幻。诗人所描绘的北高峰上的景象,不仅有险峻的山势和攀爬的艰辛,还有季节之间的反差和自然界的奇妙。描写中的鸟路欹倾、阴崖老树和古窦寒泉,以及乱山分脉走瓜藤,都展示了自然界的独特之美。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山水世界。他通过诗词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最后提到太守曾来访,更是为这些景物增添了一层人文的意味,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远。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和变幻,同时也融入了人文情感。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融合与关联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 《五松寺》

    秋风吹客衣,去路倚天碧。跻攀一何苦,政坐受山癖。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昙宅。至今梧竹阴,列屋棲禅寂。尘缨得暂解,俗驾聊可息。怡颜岩间树,洗耳泉上石。孤云共还往,窈窕去无迹。道人粲可流,独步少林席。客来了不言,碧眼照庭柏。希声出钟梵,妙意生墙壁。寒灰暗青灯,偶坐

  • 《田子方》

    君侯坐问所从谁,极口惟谈顺子奇。可叹今人多不让,始知无择解称师。

  • 《梅花六首》

    全树婆娑夥匪奢,数枝纖瘦少尤佳。春风上苑吾何泰,落月孤村汝自嗟。定论要为尘外物,细看那是世间花。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礬计等差。

  • 《缘识》

    如水澹交疏,寻思道更殊。乖张颠覆易,知己便相於。路坦如平掌,风传语不书。烟霄明月静,负志话清虚。

  • 《杜侍郎挽词三首》

    美政真吾母,名家更杜陵。于张从昔少,鲁卫至今称。丝竹中年好,词华夙世能。周南棠棣传,平世几人登。

  • 《霜夜》

    梅花欲动梦魂狂,橙子闲搓指爪香。莫怪草堂清到骨,一梳残月伴新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