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啜羹》

香不求知色正青,青于九畹见飘零。
山中若有离骚伴,痛饮吾知胜独醒。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啜羹》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啜羹
啜羹香味不需要理解其色泽的深浅,
它的清香胜过九块田野所能带来的芬芳。
在山中,如果有离骚这位伴侣,
与其痛饮,我宁愿保持清醒的自我。

诗词的译文表达了作者在品味一碗羹汤时的心境。诗人并不在乎羹汤的外观,而是注重其香味的感受。他认为,羹汤的香气胜过一片片美丽的乡野景色。这里的“九块田野”是指一片广阔的农田,以其丰美的景色而闻名。然而,诗人认为,羹汤的香气甚至胜过这些美景。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志。他希望在山中能够有一个离骚的伴侣,与其痛饮羹汤,他更希望能够与这位伴侣一起保持清醒的自我。这里的“离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一诗,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追求理想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食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他告诫人们不要只追求外表的美丽,而是应该注重内在的价值和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伴侣和清醒自我的向往。

  • 《赠石工二首》

    禹世龙门巧凿人,传来心法妙通神。倩渠斲取擎天柱,撑拄明堂亿万春。

  • 《御书阁额》

    功掩萧何第,名越崔氏堂。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苍。金碧飞翚外,鸾虬结绮旁。落成纷燕贺,弱羽得高翔。

  • 《秋晚幽居》

    吴中秋晚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鸟语渐稀人睡美,木阴初薄夕阳多。扫园日日成幽趣,抚枕时时亦浩歌。车辙久空君勿叹,文殊自解问维摩。

  • 《咏史下·曹丕》

    春华建安曹子建,秋实西京张释之。父事刑颙奴七子,黄初便作万年期。

  • 《厓山大忠祠》

    人间恶鸟栖金屋,海上楼船驾飓风。国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无功。英雄俯仰成遗恨,元气分明托数公。千古翔龙何处是,精魂依旧绕行宫。

  • 《江神子(集句惜春)》

    双鸳池沼水融融。桂堂东。又春风。今日看花,花胜去年红。把酒问花花不语,携手处,遍芳丛。留春且住莫匆匆。秉金笼。夜寒浓。沈醉插花,走马月明中。待得醒时君不见,不随水,即随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