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前洲渚平,桐庐江上晚潮生。
莫言独有山川秀,过日仍闻官长清。
麦陇虚凉当水店,鲈鱼鲜美称莼羹。
王孙客棹残春去,相送河桥羡此行。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友人适越路过桐庐寄题江驿
桐庐县前洲渚平,
桐庐江上晚潮生。
莫言独有山川秀,
过日仍闻官长清。
麦陇虚凉当水店,
鲈鱼鲜美称莼羹。
王孙客棹残春去,
相送河桥羡此行。
诗词中文译文:
友人路过桐庐县前的洲渚平地,
桐庐江上的晚潮涌起。
不要说这里有独特的山川美景,
从路过这里的人看来,官长的治理清晰可见。
站在麦田旁,凉风袭来,水店正好在此。
鲈鱼的肉鲜美,作为菜羹的佐料很好。
王子乘着船,残余的春天已经离去,
我们羡慕地送他去往河桥的旅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郢的作品,描绘了友人路过桐庐县的景色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桐庐县的风景以及江上晚潮的涌起,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官长的治理清晰可见,体现了社会秩序的良好和官员的能力。
诗中还描绘了麦田旁虚凉的景象和水店的场景,以及如何利用鲈鱼来制作美味的菜羹。这些描写给人一种乡村田园的感觉,展现了人们对美食和舒适环境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了王子乘船离去的情景,用“残春”暗示时光的流逝。诗人羡慕地送他离去,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好望和祝福。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流逝的时光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