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中一度逢,百年能见几回重。
幽人乐事无由并,且醉良辰玛瑙钟。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又三绝戏老友》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老友二十年中难得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幽人的快乐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中的“二十年中一度逢,百年能见几回重”表达了作者与老友之间相聚的罕见程度。这种难得的相聚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张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深深思念。
“幽人乐事无由并”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是一个隐居的人,平日里与友人相聚的机会并不多。然而,在这一次的相聚中,作者却体验到了难得的快乐,这种对快乐的渴望和珍惜也是诗意所在。
诗词的最后两句“且醉良辰玛瑙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场景。玛瑙钟是一种美丽的古代器物,象征着高雅和珍贵。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享受。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与老友相聚的喜悦,并抒发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同时也能体味到隐居生活中难得的快乐和宝贵的时刻。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发挥馀事业,何处不书绅。
朝暗杖马夕笺天,汉事于今已几年。一片孤忠应尚在,定须耿耿斗牛边。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汴中春絮乱,淮上鮆鱼时。顺水疾奔马,出都犹脱羁。拜亲将已近,食脍不言迟。到日问茶事,遍山开几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