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岩出几曲,此与大道会。
回看灯火处,已在林萝外。
凉风生雨气,清月动山霭。
渐近平桥路,淙淙闻石濑。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游首山夜马上作》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游首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苍岩出几曲,
此与大道会。
回看灯火处,
已在林萝外。
凉风生雨气,
清月动山霭。
渐近平桥路,
淙淙闻石濑。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夜晚游览首山的情景。首先,作者提到“苍岩”,指山峰高耸入云,给人以苍凉之感。而“几曲”则暗示山势蜿蜒曲折,给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感觉。接下来,作者说“此与大道会”,表达了他与大自然相会相融的心境,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随后,作者回顾身后的灯火,却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于茂密的林萝之外,这种景象传递出一种离尘脱俗的意境。接着,凉风吹拂,带来了雨的气息,清冽的月光穿过山间雾气,给人以清新和幽静的感受。最后,作者逐渐走近平桥之路,听到淙淙的流水声和石濑的声响,这种声音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山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宁静、美好和超脱尘世的心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山川河流的宁静之美,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安详。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湛的描写,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引发读者对自然和内心的思考。
过雨花容杂笑啼。淡妆深注半开时。娇娆情态自天姿。新浴太真增艳丽,微风新燕斗清奇。绿窗朱户雅相宜。
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呕血踰数升,几不成病肺。上念父母老,下念妻儿稚。不死常抱痾,於身宁自贵。樊子来劝我,止饮良有谓。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指以年齿衰,非酒何养气。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醉歌人不怪,醉言人不忌。在酒功实多,止酒
白璧黄金杀五侯,只堪挥斥不堪留。柳风梧月窗前草,此兴江河日夜流。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一丘乃中虚,洞穴四无碍。却略岩岫杳,黝纠石床怪。苍牛饮前池,丘罅灩微濑。雕锼具百巧,图画窘千态。哀湍写坏磴,冻雨湿空翠。疏梅照草棘,瘦竹拔蹊隧。当时闾阎子,目力在尘外。孤童藐难料,奇事疑有待。谁欤千金捐,来换把茅盖。不仙亦足豪,众垤皆垒块。我评北山游,胜绝
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