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萦纡渡,千松高下栽。
童师空有塔,皖伯已无台。
似为寻山至,那因问法来。
茶香从汝供,诗味遣谁陪。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游太平寺》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条水环绕着太平寺,千株松树高低错落。少年和尚虚有一座佛塔,皖伯已无台榭。仿佛是为了寻找山水之境而来,却并非为了探讨佛法而来。茶的香气从你这里献上,诗的味道又由谁来陪伴呢?
诗意:
《游太平寺》描绘了一幅游览太平寺的景象,通过寺庙、自然景观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修行和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然、追寻内心的悠闲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现实世界的疑问和对于精神寄托的追寻。
赏析:
这首诗以太平寺为背景,通过描绘水、松、塔等景物以及少年和尚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寺庙世界。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环绕寺庙的水流,以及千株松树错落有致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
诗中的少年和尚虚有一座佛塔,暗示着修行者在追寻精神境界时可能会陷入虚幻和空灵的境地。而皖伯已无台榭的描述,则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寄托了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末的茶香和诗味,则呼应了艺术与生活的关联。茶香从汝供,表达了作者对于读者的珍重之情;而诗味遣谁陪,则抒发了作者对于作品的思考和对于艺术共享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寺庙的画卷,融合了对自然景观、人生意义和艺术创作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融,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追求内心自由的境界,引发对于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蒙蒙晚雨暗回塘,远树依微不辨行。人物渐稀疏磬断,绿薄丛底宿鸳鸯。
倒载山公即巨源,清谈安石幼舆孙。晋家祸乱深如海,半出咸熙太尉门。
玉[土戚]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雅俗熙熙物熊妍。忍负芳年。笑筵歌连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舟泊似差早,篙工爱酒坊。羊群归远陇,柳影恋斜阳。泽国人千里,暮霞天一方。茶多不思睡,渔唱听沧浪。
朱紫纷趋左衽班,羡君不动屹如山。卷将禹稷平生志,掉首归为陋巷颜。
头上尘冠岂易弹,匣中长剑箧中丹。放怀风月真余事,好向朝廷策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