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随年老欲何如,兴遇春牵尚有馀。
遥见人家花便入,不论贵贱与亲疏。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又题一绝
貌随年老欲何如,
兴遇春牵尚有馀。
遥见人家花便入,
不论贵贱与亲疏。
中文译文:
再次题一首绝句
容貌随着年岁老去,想要如何呢?
心情遇到春天的引诱依然有余。
远远地看见别人家的花儿就进去,
无论是贵贱还是亲疏都不加区分。
诗意: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自己的,表达了他对年老时容貌的无奈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容貌也会逐渐变老,但他并不放弃寻求乐趣和美好的心情。他说“兴遇春牵尚有馀”,即使年纪已经大了,但在春天的诱引下,他仍然有激发兴致的余地。他观察到别人家的花儿,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人家,都能引起他的欣赏和喜悦,不因贵贱或亲疏而有所区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生活的豁达和对美的追求。他以自己的年老为出发点,表达了容貌随着年龄的改变,但心情、兴趣乃至对美丽事物的欣赏与喜悦并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经历。与其为容颜的逝去而沮丧、自怜,倒不如积极地面对生活和享受美好的事物。诗中的“遥见人家花便入”表明他对花儿的赏识并非局限于自家的花园,而是愿意远远地看见别人家的花儿,并对它们充满了喜爱和赞叹。这种宽广的心胸和乐观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人的美丽和生活的智慧,从来都不是外在的容颜所能衡量的。
一趯趯翻四大海,一拳拳倒须弥山。佛祖位中留不住,又吹渔笛汨罗湾。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先生京国来,称有母氏丧。问之几何时,二十余星霜。八月发秦淮,九月下涛江。旦闻云海滴,夜视星斗芒。短服双鬓秃,千里一苇航。山回指会乩,孤城水中央。昔雉堞未建,今青青者杨。伤心至正末,四海沸鼎铛。县官高不闻,藩将贪如狼。城守人自敌,乐祸甘不祥。一家当此时,赤脚
都缘赋色浅,燧不趁春繁。
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桂花当午,雪卷素光流。起傍蓬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休休。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谩赢得、萧萧华发盈头。往事不须追谏,从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顾影,起舞自相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