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委羽山》

几日同不到,到山心自清。
棱棱有方石,拾得通仙灵。

作者介绍

王居安(约1167~1232),字简卿、资道,原籍方岩(今属温岭),定居黄岩县城岩魁坊(今郏家巷)。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甲科第三名。

王居安的生平

  任徽州推官10年,后任江东提刑使,国子正太学博士,著作郎兼国史馆实录院编修官。绍熙五年(1194),宗室赵汝愚与外戚韩侂胄相互倾轧,王投靠主和派右丞相赵汝愚,次年赵罢相,韩发动“开禧北伐”,王居安上疏阻止。北伐失败,又上诛韩之疏,参与主降派史弥远等,勾结杨后,杀害韩及主战派,升为工部侍郎,又为因反韩被谪的吕祖俭、吕祖泰明冤。

  嘉定二年(1209),王居安进谏史弥远专权,被御史中丞雷孝友弹劾越职而罢官,次年复职。后任太平知州,提点浙西刑狱,隆兴知府。时农民起义不绝,王居安认为:“贼胜则民皆为贼,官军胜则贼皆为民。”主张利用起义军矛盾,“两虎斗於穴,吾可成卞庄之功。”嘉定四年,因直言触上,罢官闲居11年。嘉定十五年,复官工部侍郎。不久,以集英殿修撰提举玉隆宫,以宝谟阁待制知温州府。理宗年间,历任福州知府,龙图阁直学士等职。绍定十二年(1228),福建宁化盐民起义,左翼将军邓起兵败,王居安受命招抚成功。《宋史》评曰:“居安以书生於兵事,不学而能。”卒后赠少保。著有《方岩集》。

作品评述

《游委羽山》是宋代诗人王居安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委羽山的经历和感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几天来没有一同到达,
到达山心才能真正清净。
山上有着棱角分明的石头,
捡到它们能获得通达仙灵。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游历委羽山的心境。作者在诗中描述了与伙伴分离的日子,以及最终到达委羽山心灵境地的体验。委羽山上有一些形状独特的石头,作者捡到它们后能够感受到仙灵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感悟和体验。首句表达了作者与伙伴分离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考的氛围。第二句则突出了到达山心的重要性,只有在那里才能获得真正的清净。第三、四句描绘了山上形状独特的石头,这些石头被作者视为通达仙灵的灵物。整首诗通过山的形象和石头的象征,传达了作者对于清净、灵性和超越尘世的追求。

王居安是宋代文人,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游委羽山》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内心境地的思考,同时也呈现了他对仙境和灵性的向往。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勾勒出作者的情感和触动,给读者留下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 《丙寅记颜六言二首》

    八十馀戴白老,五纪前琢玉郎。只愁雷爆丹灶,不烦月照星梁。

  • 《简王尉借书画》

    雪屋灯寒费廿年,春拜悔不早归田。书无灵圣今犹尔,句有神奇亦偶然。如此溪山那得酒,幸而风月不论钱。三三习气除难尽,忽忆朱家书画船。

  • 《金陵杂兴二百首》

    安石风流苦未遥,重来遗迹尚山椒。一丘元自无花草,底事令人觉意消。

  •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 《题道傍壁》

    晚境那禁岁月催,幽花又见涧边开。莫辞剩买旗亭酒,恐有骑驴李白来。

  • 《听赵秀才弹琴》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淡入神清。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