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这首诗词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的一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巨石亭亭缺齧多,
县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
无奈风吹雨打何。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辛弃疾游览武夷山时的所见所感。"巨石亭亭缺齧多"表达了山上巨石的形态,它们高耸挺立,但也有许多磨损和缺口。"县知千古也消磨"意指山石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表明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人间正觅擎天柱"表达了人们在尘世间寻找支撑自己的依靠,希望找到一根象征力量和坚定的象征。然而,"无奈风吹雨打何"表明即使找到了这样的柱子,也难以抵挡风吹雨打的摧残,暗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面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坎坷的感慨。通过描绘武夷山上的巨石和追求擎天柱的形象,诗人抒发了对人生追求和坚持的思考。巨石的缺齧和被风雨侵蚀的形态,象征了人生历经风霜而受到磨砺和伤害的经历。人们一直在寻找坚定和力量的象征,但即使找到了,也难以抵挡人生的风雨。这种境况让人不禁产生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词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它唤起读者对人生的反思,提醒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勇气,面对挫折时仍然坚持追求内心的力量和意义。
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敏锐洞察,是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忆昔白头者,於中第几人。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虞渊谽谺纳归日,金枢吐月相承出。初离积水看若飞,稍映微云盻犹眣。是时蓐收肇视政,莎鸡振羽鸣蜩卒。姮娥靓妆觐玉帝,砍轲中途婴祸疾。旅人苦热爱清凉,快睹光辉满蓬筚。愿开宝鉴照覆盆,岂拟瘴尘昏点漆。隋珠惭固重革柜,和璧嗟蒙韎韦靴。吴罡树折不自谋,纤阿马弱无人叱。
城笳吹下暮云边,萤照书帷夜未眠。游子不堪征袖薄,西风懒诵捣主篇。
弱冠登龙入粉闱,少年清贵古来稀。袖中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卓笔玉堂寒漏迥,捲帘池馆水禽飞。三台位近犹多逊,閒听秋霖忆翠微。
仁莫如父子,义莫如君臣。二者尚有失,自馀恶足论。
天风忽披拂,搅我襟袂清。云片玉鳞薄,月华金晕生。曾於沧海看,浩荡此时情。仿佛见三山,汹涌波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