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武夷》

几段飞桥着翠烟,云间有路想通天。
古来何事非陈迹,道是神仙不见仙。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武夷》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几段飞桥着翠烟,
云间有路想通天。
古来何事非陈迹,
道是神仙不见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游武夷山的景色和神奇之处。诗中描述了几座飞桥笔直地延伸到青翠的烟雾之中,仿佛连接了云间的路,让人联想到通向天堂的道路。作者提到陈迹,表达了古往今来到过武夷山的人都会有所感受和体验,而神仙却无法亲眼目睹这一奇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之处。诗人通过描述飞桥和翠烟,营造了一个奇幻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人用“云间有路想通天”一句,表达了对武夷山的景色的赞叹和向往,将其与通向天堂的道路相提并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最后两句中的“陈迹”指代到过武夷山的人,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历者对这里景色的共鸣和感悟,而“神仙不见仙”则暗示了武夷山的美景超越了凡人的想象力。整首诗词意境明朗,情感充实,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也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 《进修堂前荷池》

    方池留水胜埋盆,露入莲腮沁粉痕。铃索无志人不到,小禽飞入闹荷根。

  • 《临江仙》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 《登白帝城二首》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崖壁{左山右孝}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沧波南下奔云急,单舸东游两鬓侵。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 《逢进士沈彬》

    欲话趋时首重骚,因君倍惜剃头刀。千般贵在能过达,一片心闲不那高。山叠好云藏玉鸟,海翻狂浪隔金鳌。时应记得长安事,曾向文场属思劳。

  • 《寄赵紫芝》

    频年游阙下,近日喜言归。及我成行役,与君还别离。梦长忘路远,计拙任人非。杨柳塘何处,要看题壁诗。

  • 《扫花游·西湖寒食》

    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艳晨易午。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散红缕。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乘盖争避处。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恨春太妒。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酹入梅根,万点啼痕暗树。峭寒暮。更萧萧、陇头人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