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悟真寺(一作王缙诗)》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
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
草色摇霞上,松声泛月边。
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诗词《游悟真寺(一作王缙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创作,以下为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金地的道路传闻远近,依然开放着白玉的田园。他用力投掷山石,岭上的咒语使飞泉成为欢快的音乐。像勇猛的虎与我同走三径,像忧愁的猿学习坐禅冥思。我购买了香料,而青桂犹如踩着红莲般开放。青草在晚霞的映衬下摇曳,松树的声音在月光下泛起涟漪。山河穷尽到百二十,世界相接绵延三千里。在寺庙之中,我舒服地凭视远方,王城渐渺然。灞陵的草木已经长成,渭水欲将天空连成一片。远郊县市分散在各处,孤村冒起白烟。眺望云彩时,我思念圣主;探雾障时,我隐藏身影。我平淡无奇的官职令我羞愧不已,但我始终追求玄妙的境界。谁知在这庵堂里的客人,曾和柏梁篇一同抒发过自己的情怀。

诗词中的主题是描绘了诗人在游览悟真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独特的写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富有禅意和哲思的氛围。通过对山川、寺庙、花草等元素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在山水之间追求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以及对于人世间纷杂纷争的态度。

整首诗采用了佛教的意象,描绘了寺庙、山川以及修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虚无和人间世事的思考和领悟。诗人借助山川的变幻、寺庙的隐约、音乐的韵律等描写手法,把自然景物与心灵境界、哲学思考相结合,展示了唐代江山景色之外更深层的诗意。这首诗词塑造了一幅富有禅意和意境的山水画卷,是王维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词的珍品之一。

  • 《沉黎四首》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 《听颖师琴歌》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 《秋思绝句》

    荣悴元知岂有常,纷纷草木占年光。霜风一扫知何在,楚客从来枉断肠。

  • 《仙水归程》

    九鲤湖边路,重来盟未寒。折花挼水献,策杖驭风还。宦海波涛恶,仙家日月间。前生丹在否,岁晚要重丸。

  • 《凤凰山》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

  • 《梅花绝句》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