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西湖》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游西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闭门十年后再次游览西湖的情景,以及在行程中遇到的一些意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闭门不出十年久,
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
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
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
古人时向梦中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闭门十年后重新游览西湖的经历。苏辙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长时间闭门不出的感慨,并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和自然环境的赞美。在游览途中,他遇到了一些路人,他们争相询问他的消息,也让他感到惊讶。然而,他也发现自己并不属于这个世界,无法与那些人分享共同的乐趣和开怀畅饮。最后,他选择默默地回去,无言地躺在屏风后,仿佛回到了古人在梦中来到的时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辙游览西湖的经历和内心感受。首句"闭门不出十年久"表达了作者长时间闭门不出的情况,强调了他对外界的疏离感。接下来的"湖上重游一梦回"表现了他再次游览西湖的梦幻般的感受,似乎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诗中的"行过闾阎争问讯"描绘了在行程中遇到的人们对他的好奇和询问,以及作者对这种情况的惊讶。"忽逢鱼鸟亦惊猜"则以自然景物的惊讶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独特状态。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辙表达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孤独感和无奈。"可怜举目非吾党"表明他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无法与他们分享共同的情感和欢乐。"谁与开尊共一杯"则暗示了他无法与他人一起开怀畅饮,享受欢乐时光。

最后两句"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意味着苏辙选择回归并默默地躺在屏风后,仿佛置身于古人在梦中来到的时代。这里传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思考和向往,暗示了他对现实的疏离感和对古代文化的追溯。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游览西湖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过去时光的思考。它展示了苏辙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无法共享欢乐的痛苦的感受,以及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寻。

  • 《杂兴十首》

    早持坚白论,晚踏软红尘。明逸并夷甫,初终似二人。

  • 《闲咏》

    事业无闻负圣时,沧波自照角巾欹。养成林下无穷嬾,占尽人间彻底痴。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医翁筮叟真堪友,搜索残尊与共持。

  • 《大江东去》

    天元教显,正金莲朵朵,开遍时节。士庶官僚咸仰奉,缘觉声闻心说。悟者清凉,背之执恼,多口明真诀。诸人着眼,照开千古心月。了知诸相皆空,不生妄想,当体能消灭。境界真实无染著,种种抑绝分别。万境一心,现前孤觉,寂寂圆明彻。净无可触,太虚一体无别。

  • 《叠嶂寒溪砚屏》

    叠嶂千重秀,寒溪十里清。渔舟朝欸乃,樵斧昼敲铿。窈窕疑身到,幽奇讶笔精。萧斋凝睇久,坐觉世情轻。

  • 《怀高东溪二首》

    凿泉莫太深,太深井难汲。登山莫太高,太高顶难立。山顶仰可观,井渊俯可挹。那知鸿鹄飞,海杳无消息。

  • 《感时述事(十首)》

    八政首食货,钱币通有无。国朝币用楮,流行比金珠。至今垂百年,转布弥寰区。此物岂足贵,实由威令敷。庙堂喜新政,躁议违老夫。悠悠祖宗训,变之在朝晡。瞿然骇群目,疑怪仍揶揄。至宝惟艰得,韫椟斯藏诸。假令多若土,贱弃复谁沽。钱币相比较,好丑天然殊。譬彼絺与绤,长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