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金书看水流,刚风吹鬓不知秋。
碧瞳仙过天河去,戏擘云衣作彩舟。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游仙词三十三首》是宋代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看了金书看水流,
刚风吹鬓不知秋。
碧瞳仙过天河去,
戏擘云衣作彩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看着流淌的河水,河水中泛起金色的涟漪,仿佛是金书在流动。微风吹拂着诗人的鬓发,他不知道是风起的原因还是秋天已经到来。一位拥有碧瞳的仙子从天河上飞过,她轻巧地戏弄着云朵,将云朵编织成彩色的船。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唯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和想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金书和水流的描绘使得河水具有了动态的美感,凸显了自然的生命力和流动之美。诗人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触感,但他却无法确定是风起还是秋天的到来,这种含糊不清的感受增添了诗词的神秘感和诗意的深度。
诗中的碧瞳仙子象征着神秘和超凡的存在,她在天河上飞翔,以轻松的姿态戏弄着云朵。云衣编织成彩色的船,展现了仙子的巧手和创造力。整首诗以幻化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憧憬,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和遐想的空间。
《游仙词三十三首》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王镃在诗歌创作中的才华和对仙境美的追求。它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而美丽的世界,让人沉醉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想象力。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再岁来相叹,三杯忽语离。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春阴漠漠护轻寒,春昼无聊午梦閒。幽鸟不知人意改,衔花飞傍小阑干。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旧说鬼神惊落笔,新传狐兔骇搴旗。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自古朱弦清庙具,莫贪鹏海看天池。
未吃金丹看十洲,乃将身世作仇雠。羁游数地值兵乱,宿在孤城闻雨秋。东越云山却思隐,西秦霜霰苦频留。他人折尽月中桂,惆怅当年江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