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湿书签,琴风入画帘。
绿阴连地黑,朱果落枝甜。
客去从鹦语,人归问鹊占。
村居近城郭,幽兴得相兼。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幽兴》是宋代诗人苏泂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兴
花气湿书签,琴风入画帘。
绿阴连地黑,朱果落枝甜。
客去从鹦语,人归问鹊占。
村居近城郭,幽兴得相兼。
译文:
花香渗透了书签,琴音的清风穿过屏风。
浓密的绿荫将大地染黑,红色的果实从枝上甜美地落下。
客人离去时听着鹦鹉的语言,主人回来时向鹊询问占卜的事情。
村庄靠近城郭,在这幽静的乐趣中融合了两种不同的情绪。
诗意:
《幽兴》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一种宁静、舒适和愉悦的情感。诗中以花香、琴音、绿荫和果实等意象,将读者引入一个幽静的场景中。这里的客人和主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与自然进行交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与鸟类互动。尽管村居与城郭相邻,但在这幽静之中,人们能够同时体验到城市和乡村的愉悦。
赏析:
《幽兴》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交融,展现了苏泂细腻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的独特体验。诗中的花香、琴音、绿荫和果实等形象,通过感官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鹦鹉和鹊的形象则象征着客人和主人,他们与自然相互呼应,交流着各自的心情。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所表达的幽兴,既有来自自然的宁静和恬淡之乐,也有人与自然相处的愉悦和安逸之感。通过这首诗词,苏泂呈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并赋予读者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体验。
隔岸重门笑语微,摇摇烟影飐帘衣。翠环玉指箜篌梦,尚识轻舟天际归。
草径蜿蜒十里间,云间若在画图看。万松密翠地无影,一水长清空自寒。
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閒。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鸟没苍茫外,天垂摇落閒。归云高杳杳,晚菊正斑斑。幸有斋中熟,无嫌向晦还。
金波秋静,桂兰香重。瑞应熊罢佳梦。锦绷惊出玉麟儿,道释氏、老君亲送。寿筵增庆,朝鞍归控。恰及瑶觞拜捧。平津起舞棣华歌,好一醉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桥边游女珮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
相从文字盟,不与如此酒。他日有移文,毋令猿鹤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