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
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游阳河岸》描述了诗人游山迷失后来到河边的情景。诗人在寻找芳香时感到困倦, 现在开始倚靠河岸休憩。即使在这里,诗人也不愿多见到人,因为他更希望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下独自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美景。鸟儿的歌声使得他更想在这儿喝上一杯,就好像鱼儿在水中听着音乐一样。当诗人喝醉后,在石头上入睡,身体自然地摇摆。
中文译文: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
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疲倦时来到一处河岸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出对自然的喜爱和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
诗人在游山的日子里感到疲惫不堪,于是来到了河岸,期望在这里找到宁静和放松。他已经走到了寻芳的尽头,无法再找到更美的景色。在这个地方,他害怕会遇到许多人,因为他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独自欣赏美景。
诗中的鸟语和鱼儿听歌意象,以及诗人在石头上入睡时的肢体自婆娑,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诗人希望鸟儿的歌声可以催促他喝酒,使自己陶醉其中。而鱼儿的来临,就像是在听着音乐一样,给他带来了安静和享受。
整首诗以诗人的感受和体验为中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意象来表达出他寻求心灵安宁和喜爱自然的愿望。诗人通过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创造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所求和所得。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故国伤心堕劫灰,流离北土却怜才。白头开府成何事,博得江南一赋哀。
扬旌北向顾南州,牧马东行向北愁。乱世奸雄还自叹,景升直与本初谋。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