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
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
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
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
老夫作诗殊少味,爱此三篇如酒美。
封胡羯末已可怜,不知更有王郎子。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中文译文:
筹备的青苔肉,烤制的青蒲鱼,烂熟的蒸鹅和鸭子盛在瓠壶中。
煮豆做成乳脂酥,用高温熬制的油烛倒满蜜酒,贫穷之家初次拥有了这些美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食物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同时也包含了对贫寒之家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苏轼描绘了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如青苔肉、青蒲鱼、蒸鹅和鸭子,以及由豆子熬制而成的乳脂酥。这些美食的烹饪和享用过程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然而,在享受这些美食的同时,作者也意识到了贫穷之家的艰辛。通过描述贫家最初没有这些美食的状态,苏轼表达了对穷人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他认为,贫寒之家也能创造出各种巧妙的办法,将一些简单的食材制作成美味的佳肴,这是贫穷人民的聪明才智。
接下来,苏轼提到自己对诗书的热爱,将其比喻为曲蘖(曲蘖是指植物的枝条弯曲生长)。他通过诗书的积累和沉淀,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谋略、有才华的人,达到士人的地位。
然而,苏轼也意识到,仅凭文学造诣是无法长久地得到认可和尊重的。他用脱下官帽、放下文学身份,回归农耕生活的扶犁叟来对比。他认为,与其追求虚名和身份,不如像蜜酒一样温暖和纯净,不论在寒冷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天都能给人带来快乐。
最后,苏轼表达了对自己作诗的疑虑,认为自己的诗作缺乏独特的味道。他对这三篇诗抱有喜爱之情,但也感叹自己的诗作无法与历史上的杰作相媲美。他希望能够有更多像王郎子这样的才子与他共同切磋文学,共同进步。
整首诗通过描述美食和对贫穷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苏轼对文学创作和个人成就的思考。他虽然追求诗书和官职的地位,但也认识到真正的快乐和价值在于纯净和温暖的生活,以及与有才华的人共同交流和进步。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贫穷人民的同情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感受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