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义丧来久,琢磨复谁能。
金鉤被采录,绝弃朱丝绳。
直哉少稷甫,一室清于冰。
危坐对书帙,曲几非所凭。
日暮无人来,疏篱上寒藤。
惟有手种竹,挺然得其朋。
风低与雪重,抢地如弗胜。
政使可断折,天姿谅难凌。
物或乱真赝,君其别淄渑。
攘羊而证父,是子乌足称。
所以贵温润,不令见觚棱。
要我细商略,此言有师承。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友直轩》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友义丧来久,琢磨复谁能。
金鉤被采录,绝弃朱丝绳。
直哉少稷甫,一室清于冰。
危坐对书帙,曲几非所凭。
日暮无人来,疏篱上寒藤。
惟有手种竹,挺然得其朋。
风低与雪重,抢地如弗胜。
政使可断折,天姿谅难凌。
物或乱真赝,君其别淄渑。
攘羊而证父,是子乌足称。
所以贵温润,不令见觚棱。
要我细商略,此言有师承。
诗意和赏析:
《友直轩》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考和理解。诗人感叹友情的难得,经历了失去朋友的痛苦,思索着如何寻找新的知己。金鉤被采录,绝弃朱丝绳,意味着珍贵的友谊被抛弃,而诗人希望能够结识真正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少稷甫"是指少稷甫赵秉文,他是北宋时期的书画家和文人,以其清雅的文风而闻名。诗人将自己孤独的身处之地与少稷甫的纯净之室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渴望。
诗人形容自己孤独地坐在书桌前,手无所依。日暮时分,没有人来造访,只有篱笆上的寒藤摇摆。然而,诗人仍然种植着竹子,这成为他唯一的伴侣。诗中的竹子象征坚韧和忍耐,与诗人的精神境界相得益彰。
风低雪重,抢地如弗胜,描绘了严冬时节的荒凉景象,诗人的心境也因此更加孤寂。政治的风波使得真假难辨,诗人呼吁君子应该辨别真伪,避开虚伪之人。
诗人通过攘羊而证明自己的父亲,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赞美。他认为真正的子女应该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空谈虚言。
最后,诗人强调温润的品质的重要性,不让自己的行为显得刻薄和偏激。他呼吁自己要细致地思考,并表示这些思考是有前人的启发和教诲的。
《友直轩》通过对友谊、孤独和真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以及在动荡和虚伪的社会中如何保持纯真和真实的价值观。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诗词更富有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