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与长文、正夫游北山》

柳岸松门胜处通,马蹄踏雾入空蒙。
春寒有力欺游子,天色无情没断鸿。
雨脚远连山脚暗,杏梢斜倚竹梢红。
驼裘拥鼻吾衰矣,年少犹嫌料峭风。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与长文、正夫游北山》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岸松门胜处通,
马蹄踏雾入空蒙。
春寒有力欺游子,
天色无情没断鸿。
雨脚远连山脚暗,
杏梢斜倚竹梢红。
驼裘拥鼻吾衰矣,
年少犹嫌料峭风。

诗意:
这首诗以北山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长文、正夫一起游览北山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春寒的感受、对天色的无情以及对岁月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物为线索,描绘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柳岸、松门、雾气、空蒙等景物,展示了北山的美景和诗人与伙伴们的游览过程。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马蹄踏雾、山脚暗、杏梢斜倚竹梢红等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受。

诗的前两句"柳岸松门胜处通,马蹄踏雾入空蒙"描绘了柳树和松树相伴的景色,马蹄踏雾的形象使人感受到北山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春寒的感受,描述了春天的寒冷给游子带来的压迫感,"春寒有力欺游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后两句"天色无情没断鸿,雨脚远连山脚暗"则表达了对天色的感叹和对时间的感慨。无情的天色和远去的鸿鸟形成对比,呈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变迁。

最后两句"杏梢斜倚竹梢红,驼裘拥鼻吾衰矣"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老衰弱的感叹。驼裘拥鼻象征岁月的沧桑,年轻时对峭风的嫌弃与年老后的感慨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和反思人生,这首诗词展示了范成大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

  • 《捣练子》

    重阳子。全真理。阴阳颠倒怎生使。*哩,哩*。这头行,那头止。冲和上下分明是。*哩,哩*。

  •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

    合殿春应早,开箱彩预知。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轻生承剪拂,长伴万年枝。

  • 《竹马子(柳)》

    喜韶景才回,章台向晓,官柳舒香缕,正和烟带雨,遮桃映杏,东君先与。乍引柔条萦路。娇黄照水,经渭城朝雨。翠惹丝垂,玉阑干风静,轻轻搭住。到此曾追想,陶潜旧隐,忆隋堤津渡。三眠昼永凝露。更许黄鹂娇语。似怕日暖,飞花成絮,拟雪堆绣户。待放教婆娑,如眉处、笼歌舞。

  • 《放言五首》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 《新治暖室》

    小堂稳暖纸窗明,低幌围炉亦已成。日阅藏经忘岁月,时临阁帖杂真行。诗才退後愁酣战,酒量衰来喜细倾。从此过冬那复事,夜深时听雪来声。

  • 《咏霜二首》

    江南雪不到,霜露满山村。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何曾凝沼渌,有意隔朝暾。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