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为吏日,朝夕羡人闲。
解印出公府,翛然若归山。
衡茅三亩居,无客门常关。
早眠而起晏,永日或不冠。
故人远寄酒,为致一醉欢。
我亦领其意,呼儿具杯盘。
长闲贫亦好,安用朱其轓。
我生本蓬荜,久已傲饥寒。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寓陈杂诗十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念昔为吏日,朝夕羡人闲。
回忆起曾经做官的日子,每天都羡慕那些闲散的人。
解印出公府,翛然若归山。
解下官印,离开官府,心情如同回到山野般自在。
衡茅三亩居,无客门常关。
住在三亩茅屋里,门常常紧闭,很少有客人来访。
早眠而起晏,永日或不冠。
早早入睡,懒散地起床,有时一整天都不戴冠冕。
故人远寄酒,为致一醉欢。
远方的朋友寄来酒,为了让我陶醉一番。
我亦领其意,呼儿具杯盘。
我也领会了他们的心意,叫儿子拿来酒杯和盘子。
长闲贫亦好,安用朱其轓。
长期的闲散和贫穷也没关系,我安心地使用着朱漆的轓车。
我生本蓬荜,久已傲饥寒。
我生来就像野草一样,早已经骄傲地忍受着饥寒之苦。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回忆起曾经做官的日子,感叹自己羡慕那些闲散的人。他解下官印,离开官府,心情如同回到山野般自在。他住在茅屋里,门常常紧闭,很少有客人来访。他早早入睡,懒散地起床,有时一整天都不戴冠冕。然而,远方的朋友寄来酒,为了让他陶醉一番。他也领会了他们的心意,叫儿子拿来酒杯和盘子。他认为长期的闲散和贫穷也没关系,他安心地使用着朱漆的轓车。他觉得自己生来就像野草一样,早已经骄傲地忍受着饥寒之苦。
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生活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不愿受到世俗的束缚。他以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面对生活,表达了一种豁达、洒脱的心境。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孰知其初,灌莽千里。其南背江,其北逾淮。父抱子扶,十百其来。其来仆仆,镘我新屋。赵侯劬之,作者不饥。岁仍大熟,饱及鸡鹜。僦船与车,四鄙出谷。今游者处,昔止者流。维昔牧我,不如今侯。侯来适野,不有观者。税于水滨,问我鳏寡。侯其归矣,三岁于
绿绮紫丝步障,红鸾彩凤仙城。谁将三十六陂春。换得两堤秋锦。眼缬醉迷朱碧,笔花俊赏丹青。斜阳展尽赵昌屏。羞死舞鸾妆镜。
一川澄不动,山色浸分明。噪晚鸦寒甚,窥鱼鹭瘦生。人家江阁好,天下钓翁清。想此幽居者,何知有利名。
不是无心继祖灯,道惭未厕岭南能。三更月下离岩窦,眷眷无言恋碧层。
都官郎署老,平淡古人如。更觅苏州集,长依释子庐。室中无净几,门外自华舆。为问萧疏意,如何善福居。
甘寝不易得,何人不贪睡。所以八尺床,惟贤始无愧。万钟固可乐,中夜或兴喟。谁谓颜巷贫,至宝赏所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