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门开不用敲,渡头长系木兰桡。
盘餐市远从真率,会宿何妨屡卜宵。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诗词:《渔村杂句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薛嵎
中文译文:
月光下,门敞开无需敲响,
渡口处,木兰船长久系着。
市井繁华,真率的风景距离远,
夜晚宿营,何妨多次卜问宵。
诗意和赏析:
《渔村杂句十首》是宋代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村的景象,通过渔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的“月下门开不用敲”,揭示了渔村人们淳朴的生活方式,门户敞开,没有封闭的界限,展示了诗人对渔村的宁静和开放的向往。
其次,诗中的“渡头长系木兰桡”描绘了渔村的船只长久地系在渡口,这一景象传达了渔村人们对水的依赖和亲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接着,诗中的“盘餐市远从真率”表达了市井的喧嚣与渔村的宁静相对,市区的繁华与渔村的纯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率的风景隐喻了渔村的自然美和人们朴素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中的“会宿何妨屡卜宵”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诗人认为,在渔村过夜又何妨多次卜问宵夜,展示了他对于自由自在、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薛嵎的《渔村杂句十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渔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都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真率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意境。
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史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凉风从何来,池花
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
白头韭美腌虀熟,赬尾鱼鲜斫鱠成。却对盘餮三太息,老年一饱费经营。
翠屏对晚,鸟榜占堤,钟声又敛春色。几度半空敲月,山南应山北。欢娱地,空浪迹。谩记省、五更闻得。洞天晓,夹柳桥疏,稳纵香勒。前度涌金楼,笑傲东风,鸥鹭半相识。暗数院僧归尽,长虹卧深碧。花间恨,犹记忆。正素手、暗携轻拆。夜深後,不道人来,灯细窗隙。
比来长掾宰如君,退食时惟儒士亲。编简香中犹得味,簿书丛底不沾尘。乍交只恨过从浅,每到须蒙问劳频。多少清风留鹤国,不堪折柳向西津。
尽扇停挥白日长,清风细细袭罗裳。女重来报新簪熟,安得良人共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