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渔父词十三首》

江渚春风澹荡时,斜阳芳草鹧鸪飞。
莼菜滑,白鱼肥。
浮家泛宅不曾归。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渔父词十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蒲寿宬

江渚春风澹荡时,
斜阳芳草鹧鸪飞。
莼菜滑,白鱼肥。
浮家泛宅不曾归。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渔父在江渚上渔船上的生活景象。春天的时候,江渚的春风和煦宜人,整个景色都显得宁静而美丽。斜阳洒在芳草上,鹧鸪鸟在空中翱翔。渔父在渔船上,享受着和谐的自然环境。

诗中提到了莼菜滑和白鱼肥,这表明江渚的水域肥沃,莼菜丰盛,白鱼肥美,暗示着渔父的收获丰富。然而,尽管环境优美,渔父却没有归家。最后一句"浮家泛宅不曾归"表达了渔父长期在渔船上漂泊、无法回家的心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渚的美景和渔父的生活状态,传达了渔父孤独、漂泊的情感。渔父在自然环境中享受着丰富的收获,但他却无法享受家庭团聚和安定的生活。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渔父的境遇,表达了对自由生活与家庭团聚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赏析:
《渔父词十三首》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作品之一。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渔父的生活和内心状况,通过描绘江渚的美景和渔父的孤独境遇,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之间的冲突和纠结。

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如江渚春风澹荡、斜阳芳草、鹧鸪飞,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江渚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中提到的莼菜滑和白鱼肥,以及渔父长期在渔船上漂泊的情况,突出了渔父在自然环境中的艰辛劳作和寂寞孤独。最后一句"浮家泛宅不曾归"则更加深了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渔父的心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渔父生活状态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由生活和家庭团聚之间的矛盾与无奈。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对自由和家庭的渴望与无奈,以及渔父对漂泊生活的矛盾心态。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渔父生活状态的刻画,呈现了一幅渔父在江渚上的孤独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由和家庭的思考。它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寓意,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生活的选择和人生的困惑。

  • 《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此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 《春前一日还家》

    最险王干三岭路,加之雨滑马行迟。忽惊山客俱来迓,谁报家人已预知。饤果待斟分岁酒,剪蔬先赋立春诗。春闻六十犹痴谚,尚少一年焉不痴。

  • 《秋日有怀》

    一点秋光寄画图,秋来吟鬓似枫疎。晴烟染树看何足,缺月梳云状不如。暑退凉生蝉有语,水长天远雁无书。此心直欲鹏南举,不学蜘蛛结网居。

  • 《伤情》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

  • 《猛虎行》

    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通泉浸其根。玄雨润其柯。绿叶何蓩蓩。青条视曲阿。上有双栖鸟。交颈鸣相和。何意行路者。秉丸弹是窠。

  •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连亘如长城。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视天高浮寸碧。闲云吞吐溢涧谷,飞泉喷洒下石壁。中有一山名芙蓉,端冕正色群山空。望之可敬不可慢,僧言直与衡岳同。坡陀突兀作云洞,虎豹蹲踞栖鸾凤。闻道前山开辟日,曾住浮屠几千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