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渔父歌三首》

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
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
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
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
棹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
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

作者介绍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作品评述

诗词《渔父歌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珣所作。诗中描绘了渔父的生活情景和心态,并借渔父的生活表达了一种对虚名与功利的嘲讽和追求自由闲适的愿望。

诗意:
《渔父歌三首》通过渔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渔父为主角,描绘了他执著地垂钓于水中,无所求的心态。渔父不为官位、禄位所动,以渔为乐,对财富和功名不屑一顾。作者把渔父的生活与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冷漠进行对照,以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水与衡门相接十里有余,我信任的船准备归去,躺着看书。
我对那些轻忽摆弄的贵族身份和权位灰心丧志,我追求奥妙的玄学。
不要只说渔夫为了鱼而过起这种生活,小看了他。
避世垂钓,不记年岁流转,我宁愿过自己宽松的生活,而不是去向高官仕途看齐。
品饮白酒,面对青山,笑指着柴门等待月光回归。
船桨警惕地划开水面,溅湿我的袍子,倒映在潭水中的柳枝垂下。
整日都陶醉其中,不再受尘埃劳烦,曾经看到过钱塘江上波涛滚滚的景象。

赏析:
《渔父歌三首》全诗通过对渔父垂钓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世俗官位、贵族身份的鄙视,展示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嘲讽。诗中通过描写渔父舒适、自由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冷落和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追求。诗中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水面、青山、柳枝等,进一步增强了诗情的深刻。

整首诗把世俗的名利与渔父的自由、宁静生活做了对比,并以此来反映自己的心态和追求。通过渔父的形象,作者嘲讽了那些追逐功名的人们,表达了自己对宁静自由生活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怀,抒发了对世俗名利的不以为然,并呼吁追求内心自由、宁静的生活态度。

  • 《梦过湖》

    万柄风荷秋渺然,百钱又买过湖船。菰蒲鸥鹭浑相识,惊怪人间已十年。

  • 《题安流亭》

    剑潭百尺深,中有神物蟠。东注骈山脚,凿凿穿巑屼。广拟一苇航,声战两耳寒。异哉黄头郎,放棹随飞湍。势若从天来,千仞转一圜。百里不及眴,孰与岭道难。长篙信敏手,岸石如剑攒。江头惮瘏痡,谁不谋所安。嗟嗟彼征夫,遭时弃师干。不裹马革中,来葬鱼腹间。壮士等死耳,此命

  •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斜阳目断。秋晚芦花岸。去信来音俱散漫。阵阵新寒惊雁。愁将梧石描成。寄情只为思卿。笔下淋漓水墨,满空雨响风声。

  • 《归去来集字十首》

    寄傲疑今是,求荣感昨非。聊欣樽有酒,不恨室无衣。丘壑世情远,田园生事微。柯庭还独眄,时有鸟归飞。

  • 《瑞香花》

    春沁幽花透骨清,矮窠殊迈百芳馨。紫英四出醉娇粉,绿萼千攒簇巧丁。自覆薰笼须闭户,谁栽锦伞都当庭。昼眠不用熏沈水,梦落庐山九叠屏。

  • 《卢发》

    十姓胡中第六胡,也曾金阙掌洪炉。少年从事夸门第,莫向尊前气色粗。十姓胡中第六胡,文章官职胜崔卢。暂来关外分优寄,不称宾筵语气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