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内鱼,衣中珠。
见买见卖,少实多虚。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渔妇观音赞》是宋代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篮中的鱼,衣服里的珠宝。买来又卖去,少有实物多是虚幻。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渔妇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渔妇在篮子里装着鱼,身上却佩戴着珠宝,这种对比展示了世间现实与虚幻的差异。作者通过这些形象意象,探讨了人生的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赏析:
《渔妇观音赞》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现实与虚幻的思考。篮内的鱼代表着实际的物质财富,而衣中的珠宝则象征着虚幻的世俗荣华。渔妇买来又卖去,暗示了世间的交易和变幻无常。作者通过这种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冲突,以及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对立。
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作者以渔妇为形象,通过简短而有力的描述,传递了对世间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意告诉我们,物质追求与内心修行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取舍,生活中的实际与虚幻交织在一起,人们需要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不忘精神层面的追求,寻找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现实与虚幻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它通过渔妇的形象,呈现了一个微小而普遍的场景,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思考自身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今年一尺雪,大盎想春沽。乌帽有何好,青鞋绝世无。老泓元有韵,瘦颍要时呼。跛跛没伎俩,归来真老卢。
洄潭转碕岸,我作江郊诗。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灵壁归师愤已平,黄河戍役又虚声。人言万事总由命,天设五材难去兵。国有典刑元老在,地无形势大江横。西风若得淮南信,烦致空山慰空情。
储后望崇,元良寄切。寝门是仰,驰道不绝。仙袂云会,灵旗电晰。煌煌而来,礼物攸设。
择己要有持,择人要有别。浅夫脱所守,柔颜附炎热。庸儿昧所择,目前事苟悦。彼柔有时变,尔炎有时歇。歇者既死灰,变者遂刚铁。平时绸缪地,一朝等楚越。古人论淡交,君子保常节。作诗贻知言,不为昧者说。
西溪水色净于苔,画横风绛帐开。弦管旋飘蓬岛去,公卿皆是蕊宫来。金鳞掷浪钱翻荇,玉爵粘香雪泛梅。三榜生徒逾七十,岂期龙坂纳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