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闲梳小棹轻,薦花深处最怡情。
自怜身外唯烟月,肯信人间有利名。
闲脱绿蓑春雨霁,醉眠深浦夕阳明。
陶陶终岁无人识,应笑三闾话独清。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渔父》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鹤发闲梳小棹轻,
薦花深处最怡情。
自怜身外唯烟月,
肯信人间有利名。
闲脱绿蓑春雨霁,
醉眠深浦夕阳明。
陶陶终岁无人识,
应笑三闾话独清。
诗意:
《渔父》描绘了一位渔父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诗人表现了渔父的闲适自在、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对名利的淡漠态度。渔父静静地坐在小船上,梳理着鹤发,轻轻划动小船。他最喜欢在蔓延的花丛深处,感受到最宜人的情趣。他自知身世之外,唯有烟云和月光为伴,不愿相信人世间的名利之事。他抛开绿色的蓑衣,春雨过后,阳光明媚,自在地在深远的江湖中醉眠。他快乐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却无人了解他的心境,他应该嘲笑那些纷扰尘世的人,因为他独自清净。
赏析:
《渔父》以简洁、淡泊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渔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通过渔父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尘世繁华的超脱态度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渔父在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抛却了烦恼和功名利禄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他以一种超然的姿态,与自然融为一体,没有贪婪的欲望,没有追求虚浮的名利。他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享受着纯粹的自然和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以写景入情,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冷漠态度,强调了个体内心的平静和追求。这种超然的态度和对宁静的追求,传递了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引发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审美观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停飡且不寐,所思知为谁。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寤言相与共,既觉将何依。
天涯春色已平分,桃李阴阴昼掩门。黄素久无人问字,绿醽时有客来樽。栖迟未叹流光远,寂寞远令此道存。珍重故人勤问讯,暮年忧乐任乾坤。
十里曾闻一啸声,当年猿鹤想犹惊。白云不碍青天路,赢得重来摆手行。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