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彩丝初献寿,九重嘉气颂长生。
庇民精意方虔鞏,垂拱仁风更穆清。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御阁端午帖子》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色彩丝初献寿,
九重嘉气颂长生。
庇民精意方虔鞏,
垂拱仁风更穆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祝福和对帝王的美好祝愿。诗中描述了以五色彩丝为装饰的礼物,代表着丰富多彩的生命和繁荣富饶。九重嘉气指的是皇宫中的气氛和仪式,歌颂着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诗人认为皇帝应该保护百姓,并以聪明才智和崇高的品德来统治天下,给人民带来幸福。他希望皇帝的仁风能够更加纯正清明,使国家更加安定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主题,展现了夏竦对帝王的期望和对社会稳定的向往。夏竦以精细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对丰富多彩生活和长寿幸福的追求。五色彩丝象征着五彩斑斓的世界,寓意着繁荣和美好。九重嘉气则描绘了皇宫中盛大的庆典场面,体现了帝王的威严和权力。诗人呼吁皇帝以聪明智慧和崇高的品德来治理国家,保护百姓,使国家更加安宁和谐。最后一句"垂拱仁风更穆清"表达了对皇帝仁政的期望,希望他的仁风更加纯正清明,为国家带来更多福祉。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端午节的场景和象征物,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繁荣社会的向往和对皇帝的期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关注,希望通过皇帝的仁政来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振衣千仞兴悠哉,一日看山十二回。胸次谁人有丘壑,便容携酒上楼来。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石中似有海兽形状。)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一壶之酒三四客,阁暖炉红窗月白。围炉把酒但饮之,须臾相顾皆春色。酒亦何美,意亦何长?人生百年内,嘉会不可常。且乐今夕同徜徉。飞霜落尽衡阳树,哀鸿叫下潇湘浦。潇湘浦,九疑云隔苍梧路。帝子香魂招不来,空余竹上啼痕处。放歌一曲壮心悲,天涯漂泊我何为!明当径度禾川
白也遭时网,临年放夜郎。何妨去物远,当道横豺狼。
湓江莫雨晴,孤舟暝将发。夜闻胡琴语,展转不成别。草堂寄东林,雅意存北阙。潸然涕泗下,安用无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