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官角黍初晨启,法坐垂衣介福隆。
亿载昌期方赫奕,九天真荫永延鸿。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御阁端午帖子》是夏竦所作的一首诗词,它出现在宋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御阁中的角黍,在清晨初启之时,法坐垂衣,寓意着幸福和祥瑞的降临。亿万年来的昌盛时期正闪耀着光彩,九天之上永恒的荫庇延伸至遥远的鸿运之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廷中的场景,描述了一种庄重祥和的氛围。诗中提到的"角黍"是一种用于祭祀的黍稷,而"御阁"则指的是皇帝的居所。整首诗通过描绘黎明时分,在御阁中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皇帝吉祥长命的祈愿。
赏析:
《御阁端午帖子》运用了华丽而典雅的词句,富有宫廷气息,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诗中通过使用"角黍"、"法坐垂衣"、"昌期"、"荫永延鸿"等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同时,通过"亿载昌期方赫奕"和"九天真荫永延鸿"的对仗,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韵律,展现了夏竦对于皇帝和国家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繁荣和吉祥的向往。这首诗词在形式上充满了朝廷文化的庄严和华丽,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的期待。
出城犹记四年前,朝看西湖到暮烟。自有南湖相暖热,可曾频过六桥边。
天下既平,狄人既庭。其棘匪劳,神圣以宁。无乱斯聪,无惑斯明。衣裳自垂,冕旒是凝。
骨鲠嘉言忆旧臣,故应赴诏近严宸。席前若下清明问,且说江南一味贫。
雨馀滋润在,风不起尘沙。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
日午高人睡正浓,幽香初破碧山红。忽然梦觉寻无处,会有东来一阵风。
十分拟共醉花枝,底事君来苦后期。芍药阶前犹烂熳,酴醾回上已离披。春归又是辜杯酒,老去还应惜岁时。今日要须拼酩酊,从教人笑赏花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