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彩丝登茧馆,长生金籙献琳宫。
百灵拱卫天居峻,万国欢康帝业隆。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御阁端午帖子》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续命彩丝登茧馆,
长生金籙献琳宫。
百灵拱卫天居峻,
万国欢康帝业隆。
诗意解读: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诗人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帝国的繁荣和吉祥的祝福。
第一句"续命彩丝登茧馆",描绘了彩丝绕绳而上,象征着人们维系生命的希望,登上了茧馆。这句话隐喻了人们追求长寿和延年益寿的愿望。
接着,"长生金籙献琳宫",金籙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器物,这里指的是通过祭祀仪式来祈求长生不老的奇迹。而"琳宫"则代表着皇宫,诗人把长生的愿望与帝王的福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帝国的祝福和美好未来的期许。
第三句"百灵拱卫天居峻","百灵"是一种鸟类,象征着祥瑞和吉祥,代表神灵的庇佑。它们环绕在"天居峻"之上,加强了皇帝的尊贵和权威。
最后一句"万国欢康帝业隆",表达了万国人民的欢庆和皇帝事业的兴盛。"万国"代表着国家的繁荣和统一,"欢康"表示人民的幸福和安康,"帝业隆"则强调了皇帝的事业兴旺。
赏析:
《御阁端午帖子》通过绚丽的诗句和寓意深远的意象,展示了夏竦对国家繁荣和皇帝事业兴盛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长生、祥瑞和帝国的繁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瑰丽华贵的感觉。
诗人的用词精准,形象生动,通过描绘彩丝登茧、金籙献琳宫、百灵拱卫等画面,将诗词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词气势恢弘,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体现了宋代宫廷诗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繁荣的美好愿景,展示了当时社会对君主权威的崇拜和对国家统一繁荣的向往。
总之,夏竦的《御阁端午帖子》是一首富有豪华气派和深远寓意的诗词,通过绚丽的意象和精妙的表达,展现了对皇帝和国家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吉祥和繁荣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振衣千仞兴悠哉,一日看山十二回。胸次谁人有丘壑,便容携酒上楼来。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石中似有海兽形状。)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一壶之酒三四客,阁暖炉红窗月白。围炉把酒但饮之,须臾相顾皆春色。酒亦何美,意亦何长?人生百年内,嘉会不可常。且乐今夕同徜徉。飞霜落尽衡阳树,哀鸿叫下潇湘浦。潇湘浦,九疑云隔苍梧路。帝子香魂招不来,空余竹上啼痕处。放歌一曲壮心悲,天涯漂泊我何为!明当径度禾川
白也遭时网,临年放夜郎。何妨去物远,当道横豺狼。
湓江莫雨晴,孤舟暝将发。夜闻胡琴语,展转不成别。草堂寄东林,雅意存北阙。潸然涕泗下,安用无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