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
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译文:
《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本结菩提香火社,
为嫌烦恼电泡身。
不须惆怅从师去,
先请西方作主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白居易写给果上人的别离诗。果上人可能是白居易的一位僧侣朋友或师长。诗中表达了白居易对果上人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果上人在来世得到庇佑的期望。

首先,诗中提到的「菩提香火社」是指寺庙或佛教道场,象征着修行的地方。白居易说这个地方「为嫌烦恼电泡身」,意思是他认为佛教社会中的纷扰和烦恼使人无法专心修行,影响了果上人的修行之路。

接着,白居易说「不须惆怅从师去」,不必为果上人离世而忧伤,这可能是出于对佛教思想的安慰和信仰。他进一步写道「先请西方作主人」,表达了对果上人在来世得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主持和庇佑的希望。西方指的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是一个充满福乐和解脱的境界。

整首诗透露出白居易对果上人生死的关切和对佛教教义的信仰。他希望果上人在离世后能够得到解脱和极乐的归宿,并表达了对果上人修行之路的理解和支持。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对果上人离世的情感,同时融入了佛教信仰和对来世的希冀。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信仰,白居易创作了一首温情感人的诗作。

  •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 《踏莎行·晚景》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 《送似表弟还乡》

    话别几年一月留,离歌还起楚江楼。往来笑了蚁旋磨,得失顾予鱼中钩。雍具且侯真戏事,冯唐已老盍归休。凭君为扫筠庄榻,要着南来新白头。

  • 《吊柴道士》

    老子犹龙不可亲,庄周与蝶孰为真。补还石鼎吟边句,飞作临皋梦里人。

  • 《千叶牡丹》

    濯水锦窠艳,颓云仙髻繁。全欹碧槲叶,独占紫球栏。谁谓萼华极,芳心多隐桓。

  • 《酬僧》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