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雨过桐庐》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
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
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作品评述

《雨过桐庐》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水曲折向西流,忽然惊觉异乡关。百家小聚成了县,山上无城护四面。帆影在枫叶外依依,滩声在碓床间汩汩。雨中穿着蓑衣斗笠,惭愧清流照客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雨过桐庐的景象。桐庐是一个地名,位于江南地区,江水从附近蜿蜒流过。雨过后,诗人觉察到异乡的山关显得格外陌生。这里原本是百姓聚集的地方,现在却发展成了一个县城,但仍然没有城墙,只是依靠周围的山峦作为自然的防护。在江水上,船影在红叶飘落的枫树旁依依不舍,滩上的声音从碓床之间传来。诗人身穿蓑衣、戴着斗笠行走在雨中,感到自己的形象与清澈的溪水相映照,心生惭愧。

赏析:
《雨过桐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离乡别井的思乡之情。诗中描绘了江水的曲折流淌,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异乡的山关给诗人带来了一种陌生感,体现了离乡背井之后的思乡之情。诗人对桐庐的变化感到惊讶,原本只是一个百姓聚集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县城。然而,这个县城却没有城墙,只能依靠周围的山峦作为防护,这种景象给人以一种朴素、质朴的感觉。诗中的船影和滩声以及雨中的诗人,都展示了自然景物与人的交融与共生。诗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与雨水融为一体,形象生动。最后,诗人将自己的形象与清流相对照,表达了内心的惭愧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离乡之后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可惜》

    日者今何及,天乎有不平。功高人共嫉,事定我当烹。父老俱呜咽,天王本圣明。不愁唯党祸,携泪向孤城。

  • 《菩萨蛮》

    个人轻似低飞燕,春来绮陌时相见。堪恨两横波,恼人情绪多。长留青鬓住,莫放红颜去。占取艳阳天,且教伊少年。

  • 《南溪细陂》

    仙家有药世无比,能乾水银作银子。老夫却把水晶环,熔作南溪一溪水。闲随稚子作儿嬉,金沙玉砾磊细陂。水从陂上泻涧底,椎碎水晶声满耳。忽然流下片苍苔,一朵碧云影千里。

  • 《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

    塔设新严迹半空,山前山后但孙桐。楼台影压浮天浪,钟鼓声随过岸风。定有龙宫在深碧,初疑海市变青红。众医不识人间病,遗籙谁知药石功。

  • 《兰亭序墨本》

    文皇嗜好非声色,偶爱兰亭亦其癖。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饿真迹。世閒能悟知几人,墨本珍传意愈勤。有似春云隐明月,光影还到行江分。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多言南渡罕曾见,大胜薛家蝉翼本。嗟我学书从少年,较计点画分媸妍。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

  • 《又和》

    终朝聒得耳神飞,东舍西邻尽贩机。百样攀花无我分,惯将帘作后堂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