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州西灵隐山上有梦谢亭,即是杜明浦梦谢灵运之所,因名客儿也。
苏小小本钱塘妓人也。
]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余杭形胜》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州西灵隐山上有梦谢亭,即是杜明浦梦谢灵运之所,因名客儿也。苏小小本钱塘妓人也。]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余杭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致。白居易以余杭的形胜之地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和城市景色,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诗的开头,白居易写道:“余杭形胜四方无”,意思是余杭的景色优美迷人,周围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媲美。余杭位于州城旁边,靠近青山,紧邻湖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接下来,他描绘了余杭城郭周围盛开的荷花和城中拥有的成千上万的松树。荷花绕城郭盛开,绵延三十里,给城市增添了一片美丽的景色。城内的松树也多达一千株,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氛围。
诗的下半部分提到了梦儿亭和教妓楼。梦儿亭是古代传说中杜明浦梦见了谢灵运的地方,因此得名。教妓楼则是新近新建的一座楼,楼上的妓女姓苏。这里描绘了余杭的人文风景和历史传承。
最后两句表达了白居易对年事已高的使君的感叹。使君虽然年纪老迈,但他的风采和景色并不逊色于他年轻时的美丽。通过这两句,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整首诗以余杭的山水和人文景观为背景,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描绘能力和对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使君年老的描写,也体现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我读豳风七月篇,圣贤事事在陈编。岂惟王业方兴日,要是淳风未散前。屈宋遗音今尚绝,咸韶古奏更谁传?吾曹所学非章句,白发青灯一泫然。
浴罢纱巾出草堂,一枝瘦杖倚桄榔。蝉吟古柳声相续,月入幽扉影正方。频约僧棋秋渐健,稍增书课夜初长。亦知桑落宜篘酒,太息何时办一觞?
休日不自休,骑马踏荒径。却扇受景风,今朝我无病。春云閟晨耀,群绿澹相映。山川与朝市,一动自一静。九衢行万人,谁抱此怀胜。不得与之语,萧萧寄孤咏。
酿成汉帝招王母,饮罢凉州拜孟池。
二年假守栝苍城,郡榻唯师即送迎。擣药几怜春漏永,调琴长待夜蟾生。心猿已伏都无念,海鸟相逢自不惊。送别秋郊岂成恨,白云青嶂是归程。
迟月呼不出,海气红碧嘘。何人捧隋璧,上处青松疏。松间著不得,飞彻万里衢。散作千山雪,芦花摇江湖。冰轮虽渐侧,老桂斫不枯。清光已非昨,来日更可呈。徘徊情所结,有酒且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