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
多缘老病推辞酒,少有功夫久羡山。
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何由得似周从事,醉入人家醒始还。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答来贶》。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纷纷扰扰的旦暮之间,
我忙碌于琐事之中。
因为老病,我推辞酒宴,
少有时间可以久远羡慕山水的安宁。
在宁静的夜晚,笙歌喧嚣传遍四郊,
在黄昏时分,钟声和漏声交织在空气中。
我如何能像周从事一样,
醉倒在别人家中,直到醒来才归还。
诗意:
这首诗展示了元稹对自己生活的无奈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感到自己忙于琐事,无暇享受闲适的生活。他因为年老和疾病而推辞了宴会,很少有机会去追求他向往已久的山水之境。诗中描述了夜晚的繁华和黄昏的忙碌,以对比元稹内心的宁静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元稹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和山水之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忙碌的现实与内心的渴望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描绘繁华的夜晚和忙碌的黄昏,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周从事"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唐朝的官员,以清廉自持、乐于助人而闻名。元稹希望自己能像周从事一样,过上简朴而有品味的生活,远离尘嚣,与山水相伴。整首诗以清婉的语言表达了元稹内心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闲适生活和山水文化的向往,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的追求。通过诗人个人的体验,诗中融入了一种普遍的情感,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和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时雨光风总是吟,忧欢元不系晴阴。醍醐未用逾玄酒,中节何须论浅深。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忆初怀诏下天街,红烛相随御史来。场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见已成材。诛锄险异归平坦,洗濯英华出草莱。文藻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骞回。
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苎乌纱江海间。欲寄双鱼招醉魂,月轮捉了蚤言还。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青壶乃似壶中谪。万象光辉森宴席。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歌烦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谢客。共君商略老生涯,归重玉田秧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