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
岸巾看镜懒,步履过廊迟。
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
裴徊如自得,徒倚竟何为。
厚禄书多断,长贫志未移。
无官带难缓,有竹俗能医。
不遇徙成赋,归来亦漫辞。
行藏随所遇,造物岂无欺。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雨后》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诗人在炎热的夏季时常感到身体不适,但一遇到凉爽的天气便会振作起来并创作诗歌。他面对着镜子,戴上斗笠,显得懒散无为。他的步伐慢吞吞地穿过走廊。草木凋零,给他一种消逝的感觉,而江山则展现出威严的姿态。他漫步其中,仿佛得到了一种满足,但不知为何而停留。他拥有丰厚的禄位,但写作的热情却多次被中断,长期贫穷的志向也未能改变。没有官职的人难以缓解他的压力,但他却能通过亲近竹林来寻求安慰与疗愈。他不曾遇到合适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才华,即便回到了家乡,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辞章。他的行为和藏身之处都受制于环境,仿佛造物主在捉弄他一样。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环境来表达了他在官场的困顿,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夏天的高温让他身体不适,但凉爽的雨后却使他重拾灵感和创作的激情。诗中的斗笠和懒散的步伐,以及对草木凋零和江山威严的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世事的观察。他虽然有丰厚的禄位,但却被中断的写作和长期的贫困所困扰,无法改变自己渴望成功的志向。诗人通过对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命运的不满和对造物主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刻画了诗人的心境,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诗人的内心体验相互映衬。赵蕃巧妙地运用意象和隐喻,使诗歌充满了哲思和情感,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和自身处境的思考。
人间俗杀是公筵,最苦沉烟杂烛烟。何似大家行几步,逢花即饮醉还眠。
扁舟径入芙蕖国,一笑俱非褦襶人。低拂柳阴偏障暑,活烹芡觜快尝新。小巾脱去我先醉,大榴取来渠更真。啜酹数觥诗兴发,羡君越漾老精神。
暮景尔萧尔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欲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蛾,香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曙色熹微已出门,擘浮热眼相旁人。不如睡足朦胧起,留得沉光看本身。
青禽生上弄毛衣,飞来檐头唤不归。清景每於诗裹见,羁愁惟到海边稀。僧回古殿山礬落,客散风斋蝙蝠飞。独得青山已惆怅,此情犹是片时违。
歙山严濑寄荆扉,想见同时雪正飞。柳动梅残惊岁换,儿寒女瘦望予归。百年偏许诗名在,双鬓能知世事非。社友踏泥肯相顾,酒钱更欲典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