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经中谈净域。
赤珠玛瑙为严饰。
彼土众生当晓色。
擎衣裓。
妙华供养他方佛。
稚小嬉游随没溺。
娑婆是苦何曾识。
忻厌迩来方有力。
从朝夕。
静焚一炷香凝碧。
《渔家傲·富贵经中谈净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可旻。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富贵经中谈论净土,
红宝石和玛瑙作为严饰。
那土地上的众生应当认识色相。
举起衣袖,妙华供奉他方的佛。
幼小的孩子嬉戏,随着涌动的水流。
在娑婆世界,苦难怎能真正理解?
忻悦和厌烦终于有所作为,
从早到晚,静静焚烧一炷香,香烟凝聚成蓝色。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富贵经中的净土理念。诗人用红宝石和玛瑙来形容净土的华丽和珍宝般的装饰。他呼吁众生应该认识到现世的欲望和色相的虚幻。诗人提到自己举起衣袖,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和供奉他方佛的虔诚。他还描述了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暗示着在纷繁世界中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然而,诗人也提到在娑婆世界中,人们无法真正理解苦难的本质。最后,诗人描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通过焚烧一炷香,香烟凝聚成蓝色,表达了对净土理念的追求和心灵的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净土理念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人运用宝石的形象来描绘净土的壮丽和美丽,凸显了净土的超凡和珍贵。他提醒众生应该认识到世俗欲望的虚幻和色相的幻象,寻求内心的净化和超越。诗中的孩子们象征着纯真和快乐,与世俗的烦恼相对立,呼应了佛教中对纯净和无忧的追求。然而,诗人也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很难真正理解苦难的本质,暗示了人生的困境和无奈。最后,诗人通过焚烧一炷香和蓝色的香烟,表达了对净土理念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净土理念的追求和对纷扰世界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溪上玩秋水,使人意自清。烈烈回飚馀,鳞鳞夕浪生。有鱼可垂饵,有蒲可芼羹。況值新酒熟,鲑菜辛鹹并。兴来命一樽,樽至壶自倾。便值人间虑,浩然沧海情。
明月从来忌暗投,污渠尤忌映清沟。上书未办诛屠伯,束带何曾问督邮。袒裼直前当暴虎,善刀那见有全牛。区区三仕并三已,喜愠眉间了不留。
妙玄易解,心意难善。穷究如何长便。牢捉牢擒,争奈马猿跳健。十二时中返倒,斗唆人、生情起念。当发愿,便至死来来,与他征战。饶你十分颠傻,却怎禁,坚志专专锻炼。达悟知空,自是内观不见。才方生育天地,药炉中、日月运转。常清静,圣功生,神明出现。
漫与东风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闲身。不辞伐竹成高架,收拾蔷薇一片春。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蠡盏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滟滟。泪消语尽还暂眠,唯梦千山万山险。水环环兮山簇簇,啼鸟声声妇人哭。离床别脸睡还开,灯灺暗飘珠蔌蔌。山深虎横馆无门,夜集巴儿扣空木。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倦僮呼唤应复眠,啼鸡拍翅三声绝。
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