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渔家傲》

一夜越溪秋水满。
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
郎船不觉来自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
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
无方便。
教人只得抬娇面。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渔家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欧阳修。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夜越溪秋水满。
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
郎船不觉来自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
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
无方便。
教人只得抬娇面。

译文:
一夜之间,秋水满溪,越过溪流的南岸,荷花绽放。我贪婪地采摘着那嫩香,凝视着星星眼瞬间放慢。我疏忽地回头眺望,却不知情郎的船已不知不觉地靠近了岸边。我停止采摘金色的莲花,收起玉质的手腕,急忙回身,打船头转向。荷叶又浓密,水波又浅淡。没有方便的道路可走。只能教人抬起娇嫩的面颊。

诗意:
这首诗以渔家女子为主人公,描绘了她在秋夜里采摘荷花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傲然和自信。她贪婪地采摘嫩香的荷花,凝视星星般明亮的眼睛放慢节奏,展现出她对美的追求和自由自在的态度。然而,她忽略了身后情郎的到来,只有回头时才发现情郎已经靠近。于是她放下手中的事物,迅速转身,希望能够避开情郎的注视。但是周围的环境并不利于她逃离,荷叶茂密,水波浅浅,她无路可走,只能抬起娇嫩的面颊,等待着情郎的到来。

赏析:
《渔家傲》通过描绘渔家女子采摘荷花的场景,展示了女主人公的傲然和自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如秋水满溪、荷花开放、星眼放慢等,以及对细节的刻画,如贪采嫩香、回眄郎船等,使整首诗情景生动。诗中所表现的女子的傲然和自信,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突破和解放,呈现了女性个性和独立的一面。同时,诗中的环境描写也增添了情感的层次,荷叶茂密、水波浅浅的描绘,使得女子陷入一种困境,无路可走,进一步凸显了她的坚强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女子的情感和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秋怀》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 《获麟赠姚辟先辈》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月

  •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 《忆君王》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 《道院》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 《晦日重宴》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