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斗杓初转势。
金刀剪彩功夫异。
称庆高堂欢幼稚。
看柳意。
偏从东面春风至。
十四新蟾圆尚未。
楼前乍看红灯试。
冰散绿池泉细细。
鱼欲戏。
园林已是花天气。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渔家傲》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
正月斗杓初转势,
金刀剪彩功夫异。
称庆高堂欢幼稚,
看柳意。
偏从东面春风至,
十四新蟾圆尚未。
楼前乍看红灯试,
冰散绿池泉细细。
鱼欲戏。
园林已是花天气。
中文译文:
渔家自豪
正月初旬斗柄开始转动,
金刀剪下彩带的技艺独特。
称颂庆贺高堂,欢乐的氛围中充满幼稚的趣味,
观赏柳树的姿态。
偏偏东方的春风吹来,
十四日的新月还未圆满。
楼前初见红灯点亮,
冰融水池中的泉水细细流动。
鱼儿渴望玩耍。
花朵已经在园林中盛开。
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是一首描写春天来临的诗词。诗中以渔家为背景,通过描绘正月初旬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喜庆的氛围。
诗的开篇,描述了正月初旬斗杓即将转动,象征着季节的变迁。金刀剪下彩带的技艺异于常人,显示出渔家人对节日的独特庆贺方式。
接着,诗人称赞高堂上的庆贺,表达了家庭中幼稚的欢乐氛围。他观赏着垂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随后,东方的春风吹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十四日的新月尚未圆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未完成的过程。
诗的末尾,描绘了楼前初见红灯和冰融绿池中细细流动的泉水。鱼儿渴望玩耍,园林中的花朵已经盛开,预示着春天的繁华和生机。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和人们的欢庆心情。通过渔家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展示了自然界和人文生活的和谐融合。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和洒脱,又传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美好,给人一种愉悦和欣喜的感觉。
起来汗浃似翻浆,容带清风变早凉。鹤子曳衣犹浅褐,鹅儿对酒已深黄。白莲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但把槐忙付年少,不妨老伴燕林塘。
帝作黄金阙,仙开白玉京。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武乡传阵法,践土主文盟。自昔流王泽,由来仗国桢。九河分合沓,一柱忽峥嵘。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碧虚天共转,黄道日同行。后饮曹参酒,先和
柏上有群乌,一乌飞向东。方栖头与人司吉凶。八月禾已获,九月黍已舂。竞持美酒相庆乐年丰。借问何能尔,时平无困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吾宗老兄弟,夫子最高明。问学穷根柢,公忠出性情。夙能全至孝,元不念修程。道自成均重,身由射策荣。把麾闻列郡,持橐贰春卿。得请还山早,居家旧疾平。正安琳馆乐,忽报玉楼成。死后名逾盛,生前志未行。他年如定谥,谥号决当清。
春风有多少,尽入使君家。当与那人乐,满园桃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