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丹青描未得。
金针彩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渐渐。
船头解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
盘中已见新莲菂。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渔家傲》是晏殊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
粉笔丹青描未得,
金针彩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渐渐,船头解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莲菂。
译文:
鱼家傲
无法描绘出红粉般的颜色,
金针与彩线的技艺难以比拟。
有人依偎在暗香中轻轻采摘,
微风渐渐吹散了船头上的双鸂鶒。
夜雨把天空染成了碧绿色,
朝阳借来了胭脂的红色。
花朵想要凋落又重新开放,
秋天的气息逼迫着,盘中已经出现了新的莲花。
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以描写渔家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绘画和刺绣技艺的描摹,表现出晏殊对渔家生活的赞美和对艺术的追求。
首句中的“粉笔丹青描未得”意味着渔家艺人用粉笔和丹青无法描绘出真实的色彩,暗示了渔家生活的美妙无法言表。
接下来的两句“金针彩线功难敌”,描述了渔家女子精湛的刺绣技艺,意味着她们的技艺高超,难以被超越。
下一句“谁傍暗香轻采摘”,描绘了一个人在花丛中轻轻采摘花朵的场景,展现了渔家人对美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风渐渐,船头解散双鸂鶒”这两句,通过描写微风吹散船头上的双鸂鶒(一种水鸟),表达了渔家的生活逐渐散去,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两句“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以夜雨染色的天空和朝阳的胭脂色来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绚丽。
最后两句“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莲菂”,通过描写花朵的凋落与再次开放,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秋天气息的感知,同时也暗示了新的希望的出现。
整首诗以渔家生活和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描绘渔家技艺和自然景色的变化,传递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摹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示了晏殊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被视为宋代诗词的经典之作。
养生有妙理,省事与寡言。于此能力守,众说皆其藩。扰扰斲汝本,譊譊伤汝魂。要当俱置之,息深踵自温。
测量精义学多般,远阔高深指顾间。结发结肠无底止,试量恨海与愁山。
晚憩孤亭上,羸骖系断柯。荒门寒带路,空槛阔增波。往事青山在,余生白鸟过。诵言成绝唱,亹亹迫阴何。
我爱山居好,堆豗忽坐忘。草塘银泼刺,庵户铁琅珰。只道云藏坞,那知市隔墙。人嫌吾寂寞,吾亦笑人忙。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半载持竿野水东,山翁心不类渔翁。何须巧饵悬钩上,会使奸鳞落鼎中。西伯道高来吕望,文宗才短失卢仝。纵人能取鳞中意,南海波澜一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