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御街行(山中问盛复之提干行期)》

山城甲子冥冥雨。
门外青泥路。
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
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
情知梦里寻鹓鹭。
玉殿追班处。
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
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御街行(山中问盛复之提干行期)》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御街行(山中问盛复之提干行期)

山城甲子冥冥雨,门外青泥路。
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
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
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
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
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

译文:
在山城里,甲子年的一场深沉的雨,
门外是青泥小路。
杜鹃鸟只是无所事事地啼叫,
别让它催促你回去。
垂柳无言,行人离去之后,也会在风中飘扬。
我知道你在梦中寻找鹓鹭,
玉殿追赶巡守的地方。
我担心你因为忧愁而不愿饮酒,
我并不是苦苦挽留你。
我白发自嘲,年年送客,
自己呼唤着春江的渡口。

诗意与赏析:
《御街行(山中问盛复之提干行期)》是辛弃疾写给好友盛复之的一首别离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山城中深沉的雨、青泥小路、啼叫的杜鹃鸟和飘扬的垂柳,表达了离别的苦痛和无奈之情。诗人担心好友因为忧愁而不愿饮酒,却并不是苦苦挽留,而是自嘲自笑,年年送客,自己呼唤着春江的渡口。整首诗以淡泊的语言展现了辛弃疾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

诗中的山城、青泥、杜鹃和垂柳等景物形象生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情知好友在梦中寻找鹓鹭,象征着对美好回忆和遥远希望的追寻。最后,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白发苍苍、年年送别的处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辛弃疾深沉的离别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凸显了内心的苦闷和对友情的珍重。整首诗以淡泊、自嘲的情感表达方式,使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岁月的流转产生共鸣,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体验。

  • 《溪行》

    万汇之散殊,各具一太极。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测,宁知有自性,无所用尔力。试尝问春风,春风谁能识。

  •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儵忽会同,裴回安留。牲肥酒香,晨事聿修。惟德之凉,曷奄九州。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 《绝句》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 《陪宋侯赵粹过仓部弟家园宾主有诗次韵二首》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