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俞景仁教论相过》

江云舒卷弄阴晴,新绿园林似染成。
花怯晓风寒蝶梦,柳愁春雨湿莺声。
栖迟茅屋无尘事,深闭柴门远俗情。
佳客相过慰岑寂,酒边闲把近诗评。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作品评述

诗词:《俞景仁教论相过》

江云舒卷弄阴晴,
新绿园林似染成。
花怯晓风寒蝶梦,
柳愁春雨湿莺声。
栖迟茅屋无尘事,
深闭柴门远俗情。
佳客相过慰岑寂,
酒边闲把近诗评。

中文译文:
江水中的云朵自由地卷曲着,玩弄着阴晴的变化,
新绿的园林仿佛被染上了颜色。
花儿害怕清晨的寒风,显得蝴蝶也在梦中颤抖,
柳树因为春雨而愁苦,湿润的莺声更加凄凉。

茅屋中的鸟儿安静栖息,没有世俗的烦恼和尘埃的纷扰,
柴门深深地关上,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浮躁。
美好的客人相互拜访,慰藉着这宁静的寂寞,
在酒边闲谈,一同赏析近期的诗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和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江云、园林、花、蝶、柳、春雨、莺声等形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机,与此同时,茅屋和柴门的描绘则暗示了作者远离尘嚣、淡泊名利的心境。

诗中"江云舒卷弄阴晴"一句,通过描绘江水中的云朵随意卷曲、阴晴不定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和无常,同时也可以体现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花怯晓风寒蝶梦,柳愁春雨湿莺声"一句,通过花儿害怕清晨的寒风、蝴蝶在梦中颤抖的形象,以及柳树因春雨而愁苦、莺声因湿润而更加凄凉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脆弱和变幻,也折射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和无常。

"栖迟茅屋无尘事,深闭柴门远俗情"一句,通过茅屋和柴门的描绘,表达了远离尘世的向往和渴望。茅屋和柴门象征了宁静和淡泊,暗示作者远离尘世的纷扰和俗世的繁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佳客相过慰岑寂,酒边闲把近诗评"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同欣赏近期的诗作,并以此慰藉内心的寂寞。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寄情于诗歌,以诗作为情感的宣泄和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强调了诗人与好友共同欢聚的愉悦和放松。

总之,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境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和清净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对于美好友谊和诗歌艺术的珍视和享受。诗中所呈现的景象和意象,以及对于内心情感的表达,都展示了作者对于平淡生活中的美好与意义的追寻和呼唤。

  • 《汤岭温泉》

    化工何事起炎凉,偏使山中泉作汤。地气烛烛烧石乳,水香郁郁喷硫磺。暄波常涌无冬夏,势溜长澌历雪霜。闻道骊山有温谷,岂惟神女为秦皇。

  • 《山云惠二物·梅枝》

    赠我江南一朵春,独清滋味自相亲。只愁月下推敲拙,难与梅花作主人。

  • 《五次韵》

    客嘉合馈五先浆,竹好仍生一味凉。天与冰肌胜傅粉,星驰火齐捷飞黄。将雏华表疑丁冷,唤渡京江忆杜娘。屡枉新篇谁可拟,一川烟草贺横塘。

  • 《张敞画眉图》

    眉妩臣罪小,君王一笑休。明日章台路,便面越风流。

  • 《自讽》

    千题万咏过三旬,忘食贪魔作瘦人。行处便吟君莫笑,就中诗病不任春。

  • 《绮罗香》

    霁晓楼台,斜阳渡口,凉腋新声初到。占断清阴,随意自成宫调。看取次、颤引薰风,想无奈、露餐清饱。有时如、柔袅琴丝,忽如笙咽转娇妙。谁知忧怨极处,轻把宫妆蜕了,飞吟枝杪。耳畔如今,凄感又添多少。愁绪正、萦绕妆台,怎更禁、被他相恼。送残音、立尽黄昏,月明深院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