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世路薄忠贞,不忍残年负圣明。
只待东封沾庆赐,碑阴别刻老臣名。
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黑须寄在白须生,一度秋风减几茎。
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歷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干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后,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为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登咸通十年进士第,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卒,年七十二(据两《唐书》本传)。补诗一首。
寓居有感三首
亦知世路薄忠贞,
不忍残年负圣明。
只待东封沾庆赐,
碑阴别刻老臣名。
不放残年却到家,
衔杯懒更问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
一曲晴川隔蓼花。
黑须寄在白须生,
一度秋风减几茎。
客处不堪频送别,
无多情绪更伤情。
中文译文:
也知道在世俗中,忠贞之路很窄,
不愿忍受晚年辜负圣明的责任。
只等到将来被封东方之时,分享庆赐,
我老人的名字不久将刻在碑阴。
不放过残年就回家,
举杯也不愿再问生涯。
常常有人送我到河堤,
一曲歌声远离蓼花的晴川。
灰发已传给白发,
秋风曾吹减了几茎。
在客人的地方频繁送别,
情感已无法恢复,更增伤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寓居时的感慨和心情。作者感叹世间忠诚和正直之路的狭窄,不愿辜负自己的晚年和圣明的期望。他期待将来能够被封赐,并在碑阴上永存他这位老臣的名字。尽管如此,作者逐渐感到苦闷和无奈,他希望能放下一切,回到家中度过余生,不再纠缠于俗世之事。然而,他发现在他离开的时候,沿河的路上经常有人送别他,这让他感到不舍和心痛。年华渐逝,作者的黑发已逐渐变成白发,岁月的风吹走了他年轻时的几缕发丝。在客人频繁的送行和离别之间,作者感到无法承受,情绪愈发低落。
赏析:
《寓居有感三首》通过诗人的心理感受,表达了对世情和人情的思考和反思。诗人对忠诚贞操之路的狭窄感到难以承受,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然而,他发现回归家庭和放下纷扰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仍然感到无法解脱的束缚,这让他感到困惑和痛苦。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岁月的风霜、人情的疏离相融合,既表现了个体的孤独无助,又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迁移,给人以深远的思考。整个诗篇由一个人的个体感受出发,揭示了人性的深层次,让读者感到共鸣和思考。
自是瀛洲客,还因野趣来。解衣吟寂寞,携酒上崔嵬。石洞山山秀,栀花树树开。只应岩下水,相送上船回。
拂拭桃笙设葛幮,床头老易卷还舒。惯听小子嘲师语,懒作痴人骂鬼书。无复出神游帝所,有时信脚到华胥。独怜短梦匆匆觉,不晓希夷睡月馀。
片言寤主上亨途,几向专城佩左鱼。羊陆遐冲虽坐折,高文宿愤竟谁摅。平时屡草千言奏,垂绝犹腾八难书。汉殿履声今已矣,两州遗老倍欷歔。
水上卖瓜女,摘瓜陂上田。长麻已不识,满把青铜钱。
皖江阴乍晴,鳞鳞秋浪生。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鱼米舟中市,人烟水上城。不须遥问渡,前路是浮萍。
俱是洛阳年少客,才华迥出天真。青衫惯拂软红尘。酒狂因月舞,诗俊为梅新。寄语长安风月道,莺花缓作青春。披风沐露问前津。客中春不当,归去倍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