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庾亮》

戒君刻薄议申韩,老子申韩岂二端。
横势始辞终复擅,异端每向遁辞看。

作者介绍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作品评述

诗词:《庾亮》

【中文译文】
戒君刻薄议申韩,
老子申韩岂二端。
横势始辞终复擅,
异端每向遁辞看。

【诗意】
这首诗由徐钧创作于宋代,题为《庾亮》。诗人以庾亮为引子,探讨了庾亮与申韩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思想分歧。诗人告诫读者要警惕对他人的刻薄批评,因为申韩之争并非二者皆有过错。庾亮在权力之争中开始辞职,但最终又重新把持权力,而异端思想总是以逃遁为常。诗人在这里通过庾亮和申韩的例子,表达了对权谋斗争和异端思想的警醒之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借用历史人物和事件,抒发了诗人对政治斗争和思想分歧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庾亮和申韩为代表,探索了权谋斗争中的得失和权力滥用的问题。诗中的“戒君刻薄议申韩”表达了警惕对他人刻薄批评的观点,暗示了在权力争夺中,人们往往以偏概全,对对方进行过度批评和抹黑。而“老子申韩岂二端”则表明诗人对庾亮和申韩的看法,认为二者并非全部有错,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诗人通过庾亮的辞职和再次把持权力来说明权谋斗争的复杂性和权力的易转移,以及异端思想的不断逃遁和再次出现。整首诗意味深长,启示人们要客观看待事物,不要简单地以表面现象来评判,而应更加理性地对待政治斗争和思想分歧。

  • 《过龙平》

    数家深峡里,灯火似渔村。客梦稀星外,虫声短草根。发疏怜枕软,意倦觉灯昏。待晓酤蛮酒,苍梧奠舜魂。

  • 《寄商州冯十八仲咸同年》

    迁客秋来捧诏还,故人多怪鬓毛斑。重为东掖垣中士,犹梦西晖亭下山。静算宦途皆是命,老思身计不如闲。何时相约同归隐,水竹萧萧并掩关。

  • 《罗汉南公塔颂》

    一点墨漆,元无缝罅。罗汉云居,天上天下。出入奋迅,三界无家。以除恼禅,打鼓弄琵琶。沈却法船,留下戽斗。欲得不沈,戽乾劄漏。

  • 《晚秋诗》

    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峯晚更霾。可怜数行鴈。点点远空排。

  • 《贻王处士子文》

    春草生洞渚,春风入上林。春皋有黄鹤,抚翮未扬音。王屋尝嘉遁,伊川复陆沉。张弦鹍鸡弄,闭室蓬蒿深。避地歌三乐,游山赋九吟。大君思左右,无乃化黄金。

  • 《颂古九十八首》

    一音圆遍未尝停,苦乐同资不得名。敢借海潮千里韵,与君助发没弦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