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诗》

止戈兴礼乐。
修文盛典谟。
壁开金石篆。
河浮云雾图。
芸香上延阁。
碑石向鸿都。
诵书征博士。
明经拜大夫。
璧池寒水落。
学市旧槐疎。
高谭变白马。
雄辩塞飞狐。
月落将军树。
风惊御史乌。
子云犹汗简。
温舒正削蒲。
连云虽有阁。
终欲想江湖。

作品评述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止戈兴礼乐。
修文盛典谟。
壁开金石篆。
河浮云雾图。
芸香上延阁。
碑石向鸿都。
诵书征博士。
明经拜大夫。
璧池寒水落。
学市旧槐疏。
高谭变白马。
雄辩塞飞狐。
月落将军树。
风惊御史乌。
子云犹汗简。
温舒正削蒲。
连云虽有阁。
终欲想江湖。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文化、礼仪和学术的重视,以及对历史和江湖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壁上金石篆刻、河流上飘浮的云雾图景,以及香芸上升到宫阁、碑石指向鸿都(指长安,即当时的都城)等景象。诗人描述了朝廷中的诵书征博士和明经拜大夫,表达了对学术和官职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一些历史和江湖中的人物和故事,如高谭变成白马、雄辩的塞上飞狐、月落时将军的树下,以及风吹动御史的乌纱帽等。最后,诗人温舒自嘲地提到自己的事情,意味着他虽然在朝廷中有所成就,但仍然怀念江湖的自由和激情。

赏析: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诗》是庾信以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和文化的特点。诗中通过对壁上金石篆刻和河流上飘浮云雾的描绘,展示了宫廷的壮丽景象。描述芸香上升到宫阁和碑石指向鸿都,表达了对文化和礼仪的追求。同时,诗中也穿插了一些历史和江湖中的人物和故事,增加了诗的趣味性和情感色彩。最后,诗人自嘲地提到自己,展示了对江湖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庾信对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和激情的向往。它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和自由精神的向往。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豪迈的感觉,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

  •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 《赋太湖石》

    寂寂云根锁昼扉,绿痕春暖上苔衣。飞来黄鸟忽相问,看了几年花片飞。

  • 《喜雨柬權邑蔡丞》

    高槐障午暑,巨竹摇清风。中郎百世英,一官此从容。心事付盟鸥,年光占候蟲。客来欲有言,一笑抚双松。曰余不负丞,哦诗有新工。天意亦怜才,要施及物功。适此岁荐饥,旱气日蕴隆。雨应长官祈,犹未周四封。雁鹜抱文书,朋来立庭中。公曰旱既甚,此理贵感通。洁齐走群望,精意

  • 《题总持寺龙井》

    洞庭归去几何年,旱岁犹来泽我田。我访遗踪虽已泯,灵泉百尺尚依然。

  • 《留别李侯》

    梅发津亭壮,春随使节回。线多游子服,酒滴故人杯。钟送横江雨,车盘出峡雷。平生感知己,临别更徘徊。

  • 《新治暖室》

    小堂稳暖纸窗明,低幌围炉亦已成。日阅藏经忘岁月,时临阁帖杂真行。诗才退後愁酣战,酒量衰来喜细倾。从此过冬那复事,夜深时听雪来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