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期望。诗人以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来象征南国的悲哀,而城楼的高耸则让北辰星(指北极星)更加清晰可见,暗示着时局动荡不安。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身处飘零之中,但仍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说明即使在困境中,仍有人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诗中提到鸟飞过时展翅飞翔,龙回归时身上的鳞片湿润,这些形象象征着希望和重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努力,迎接天地间的战乱和动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期望。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抒发了对时局动荡的感叹。诗中的鸟和龙的形象象征着希望和力量,给人以勇气和信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努力,迎接挑战和战乱,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词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