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莫向文山去。
要把襟裾牛马汝。
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
平生插架昌黎句。
不似拾柴东野苦。
侵天且拟凤凰巢,扫地从他瞿鹆舞。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玉楼春(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悠悠莫向文山去。
要把襟裾牛马汝。
遥知书带草边行,
正在雀罗门里住。
平生插架昌黎句。
不似拾柴东野苦。
侵天且拟凤凰巢,
扫地从他瞿鹆舞。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自己的境遇和志向的思考。诗人感慨地说,我不再游历文山,只想将一身抱负和理想托付给你,若你能够承载,我就放心了。虽然我身在远方,但我知道你在行走间随身携带着我的书信,而我则在雀罗门(指当时官府的门第)内守候。我一生都致力于写作,创作了很多卓越的作品,不像那些辛苦劳作的人们。我想要超越常人,像凤凰一样筑巢,扫地时却有鹦鹉(指文章)跳舞。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展现了辛弃疾对自己文学才华和社会地位的思考。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地位的不满。他将自己比作游历文山的人,但却不再向外游历,而是将自己的抱负寄托给他人。这显示了他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局的无奈。他在诗中提到自己的作品堪比昌黎之句,昌黎是唐代文学家,辛弃疾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豪和对于其他劳作的人的不屑。最后,他想要超越常人,建立自己的巢穴,以凤凰为喻,这是他对于自己地位和成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我描绘,反映了辛弃疾的文学抱负、自我评价和社会观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独特心境和情感体验。
一种分符命最优,翠微深处是洋州。白云绕座疑山相,红旆随行表郡侯。禅定僧疑陪静话,音声鸟称伴閒游。更输属邑钱希圣,四季花前共倡酬。
空言漫浩渺,实行较分寸。为官志何在,监州民可问。以此百纸忠,解彼千里愠。有守矧更贤,往哉同令闻。
谓今三画卦,不自偶奇生。便指三为八,徒功口舌争。
[圜钟为宫]五缜相天,各率其职。司礼兴视,则维荧惑。至阳之精,屈我长赢。于之求之,礼事孔明。
五鬼不害道,含沙非杀身。大和一巨毒,西方无人伦。三圣不复作,谁亨万世屯。
酷烈复离披,玄功莫我知。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带醉游人插,连阴被叟移。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岛苏涟水脉,庭绽粒松枝。偶泛因沉砚,闲飘欲乱棋。绕山生玉垒,和郡遍坤维。负赏惭休饮,牵吟分失饥。明年应不见,留此赠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