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玉楼春》

黄金弄色轻于粉。
濯濯春条如水嫩。
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
腰柔乍怯人相近。
眉小未知春有恨。
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玉楼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金弄色轻于粉。
黄金的光彩比起妆粉来还要柔和。
濯濯春条如水嫩。
婉约的春笋像水一样嫩绿。

为缘力薄未禁风,
由于根基薄弱,不能阻挡风的吹拂,
不奈多娇长似困。
只怪多情的美人儿太长,像是陷入了困境。

腰柔乍怯人相近。
腰肢柔软,初次接近有些怯懦。
眉小未知春有恨。
眉毛细小,却不知春天是否有所怨恨。

劝君著意惜芳菲,
劝你要珍惜花草的美丽,
莫待行人攀折尽。
不要等到行人来摘取它们全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美丽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珍惜之情。诗人以黄金和妆粉的比较,展示了春天的美景是如此柔和而细腻。他用“濯濯春条如水嫩”形容春笋的嫩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运用了对美人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将多情的美人比作长长的春笋,暗示她们陷入了困境,可能是因为多情而难以自拔。同时,诗人描绘了美人的柔软腰肢和细小的眉毛,透露出一种初次见面的怯懦和不确定。

最后,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告诫读者要珍惜春天的美景和花草的芬芳,不要等到别人来采摘它们全部。这是一种对美的呼吁和珍惜之情的表达。

整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通过对春天景色和美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珍惜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多情困境的思考和反思。它展示了宋代诗人欧阳修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 《梦断》

    梦断灯残闻雁声,揽衣起坐待天明。街头浊酒不堪醉,窗外疏梅空复情。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 《驿壁偶题》

    去去投山驿,悠悠解橐装。斜阳穿破厩,落叶满空廊。舞简村巫醉,涂朱野女妆。近行吾亦倦,假寝据胡床。

  • 《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 《用黄子益韵二首》

    青衫日日困尘沙,安用浮名与世夸。已过半生真似梦,未荒三径且还家。恨无沈水纡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袖却西归遮日手,园林幽处看桑麻。

  • 《郸州道中早行》

    疏帘不下纵荷香,梦破纱厨月满廊。笑尽一杯鞭马走,恍疑山色是家乡。

  • 《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

    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箫。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