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曾为梅花醉。
叶翦春云细。
玉笙凉夜隔帘吹。
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
空压纱巾侧。
沈香亭北又青苔。
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虞美人(赋牡丹)》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园曾为梅花醉。
叶翦春云细。
玉笙凉夜隔帘吹。
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
空压纱巾侧。
沈香亭北又青苔。
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诗意和赏析:
《虞美人(赋牡丹)》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通过描绘牡丹花朵的美丽和娇媚,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痴迷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首句“西园曾为梅花醉”,暗示了诗人过去曾陶醉于梅花的美景,西园是指过去的一片花园。接下来的两句“叶翦春云细,玉笙凉夜隔帘吹”描绘了春天细密的云雾和夜晚微凉的气息,通过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氛围。
下半首中,“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表现了诗人静静地躺在那里,观赏着牡丹花朵轻轻摇曳的景象,一朵朵花朵如此优美动人。
“娉娉袅袅教谁惜”,形容牡丹的娇艳妩媚,使人不禁为其倾倒。接着,“空压纱巾侧”描绘了诗人倾听花语的情景,似乎牡丹花正低声细语,分享着它的美丽。
最后两句,“沈香亭北又青苔,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通过描写沈香亭北依然被青苔所覆盖,但只有当年的蝴蝶依然自由地飞舞其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牡丹为象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领悟与表达。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