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臭味如君少。
自是君难老。
似侬憔悴更谁知。
只道心情不似、少年时。
春风也到江南路。
小槛花深处。
对人不是忆姚黄。
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爲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謚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干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爲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焴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歷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爲第二十四卷。
《虞美人》是一首宋代吕本中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臭味如君少。
自是君难老。
似侬憔悴更谁知。
只道心情不似、少年时。
春风也到江南路。
小槛花深处。
对人不是忆姚黄。
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青春和岁月的怀念之情。他以自己的平庸和普通来比喻一种臭味,而年轻时的美好和活力则被比作虞美人,两者相对照,呈现出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人事易老的感慨。诗人认为自己的心情已不再像少年时那样年轻活泼,而外表的憔悴只有自己能够真正体会到。尽管春风依然吹拂江南的道路,小园子里的花依旧盛开,但对诗人来说,它们并不能唤起对少年时代的回忆。然而,旧时的风味却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他的记忆中,无法忘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恋之情。通过将自己的平庸与虞美人的美丽进行对比,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他深刻地认识到青春与美好时光的短暂,以及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衰老和沧桑。诗中的春风、花、江南等意象,以及提到的姚黄(相传为古代美女)都是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代表性景物,用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留恋。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富有张力,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叹。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抒发,引发了读者对岁月易逝、生命短暂的共鸣,从而使人们对珍惜当下、珍视青春有所思考。
夭桃与芳草,艳色明朝阳。思君念华旦,贱妾惜容光。
尽装家具已回京,便觉身如片叶轻。近市借居人语杂,闭门独处自心清。雨中蹑屣青苔滑,烛下梳头白发明。余亦傍人檐底住,新来巢燕不须惊。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亦犹即绍圣以侮元佑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虽曰自盖,断犹可识。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方舟临古渡,分路思依依。自是行人众,非关送客稀。晋山将北向,楚水复西归。同作离群雁,君还一处飞。
方外仙乡岸幅巾,三竿红日照霜晨。当关不用惊驺唱,共是扬家载酒人。
北固山边波浪,东都城里风尘。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