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何时了。
世故催人老。
一人口插几张匙。
何用波波劫劫、没休时。
饥来吃饭困来睡。
莫把身为累。
谁能较短与量长。
落叶西风一梦、熟黄粱。
刘学箕,字习之,号种春子,因家有方是闲堂,又号方是闲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子翚孙,珌子。生平未仕,但游歷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歷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始返乡。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又游安康(今陕西汉阴),是时年将届六十。着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编爲《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曾刊行,已佚。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裔孙刘张获旧本重刊。而今《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三八《方是闲居士小稿》所收诗,大多爲元刊本所无,其中《和陆明叟》「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亦与诗人生平不合。未详《小集》据何辑入。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序跋。 刘学箕诗,以元至正屏山书院刊《方是闲居士小稿》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两宋名贤小集》多出底本的诗,编爲第二卷。
《虞美人》是宋代刘学箕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和诗意赏析:
寒来暑往何时了,
冷暖更替不停歇。
世故催人老去,
岁月如梭,光阴匆匆。
一人口插几张匙,
生活琐碎,忙碌疲惫。
何用波波劫劫、没休时,
纷杂的琐事,不断的烦恼。
饥来吃饭困来睡,
生活的基本需求,使人疲倦。
莫把身为累,
不要把生活看作负担。
谁能较短与量长,
谁能找到平衡点,
落叶西风一梦,
如同落叶在西风中一样飘逝,
熟黄粱,
熟透的黄粱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生活琐碎琐事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流逝的思考。作者在寒暑更替中感叹岁月的匆忙,世故的催人老去。他用"一人口插几张匙"来形容生活中琐碎繁忙的场景,表达了疲惫和厌倦之情。他认为这些纷杂的事情无休无止,成为人们的负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探讨了人们在生活中的需求和疲劳。他描述了饥饿时吃饭、疲倦时入睡的情景,强调了基本需求对人们的影响。然而,他也呼吁人们不要将生活看作负担,要寻找平衡,不要过分追求短暂的快乐而忽视长期的利益。
最后两句诗通过"落叶西风一梦"和"熟黄粱"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落叶随着西风飘落,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易逝。熟黄粱则象征着人生的美好和成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通过描绘繁忙琐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现实的疲惫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
人孰不有母,鲜能报其恩。人孰不有弟,鲜能念同根。汉兴尺布谣,郑有誓泉言。所以忧世事,永叹鹡鴒原。缅怀宝善君,生子出孝门。幼习静室业,实为仁爱敦。百金买古宅,乃在清溪濆。堂前种荆树,堂北长慈萱。时从道园中,驾彼白鹤轩。再拜母膝下,殷勤问寒暄。季也一相接,怡然
早事太尉府,谬以才见论。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嵩山云外寺,伊水渡头来。泉味入香茗,松色开清樽。题诗人半醉,马上景已昏。归来属後乘,冠盖迎国门。悠悠失贫贱,苒苒历凉温。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终日自鲜适,终年长不言。已觉人事寡,惟闻鸡犬喧。东风有来信,满幅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惜墨如惜命。濡毫洗尽始轻拂,意匠经营极深夐。人非求似韵自足,物已忘形影犹映。地蒸宿雾日未高,雨带寒烟山欲暝。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迳。画家安得论三尺,身世生缘俱堕甑。人言可望不可亲,夜半叩门宁复听。三生宿契谁得知,一见未言心已应。
橘绿与澄黄。今小春、已过重阳。晚来一霎霏微雨,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孤馆最凄凉。天色儿、苦恁凄惶。离愁一枕灯残後,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迥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