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满院帘垂地。
落絮萦香砌。
池光不定药栏低。
闲并一双鸂鶒、没人时。
旧欢黯黯成幽梦。
帐卷金泥重。
日虹斜处暗尘飞。
脉脉小窗孤枕、镜花移。
(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
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
其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陈贻序和伯父陈贻范均进士及第,并都担任过州县官。他们不但文学造诣很高,而且陈贻范还是著名的藏书家。陈克自幼受家庭熏陶,才学日益长进,诗、词、文无不精通。他早年的诗,文辞优美,风格近温庭筠和李商隐,在“宋诗中另为一格”。他的词写得更好,佳作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清李慈铭在所著《越缦堂读书记》一书中,论赞其词“在北宋诸家中,可与永叔(欧阳修)、子野(张先)抗衡一代,虽所传不多,吾浙称此事者,莫之先矣”。
陈克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其词对时世有所反应。如〔临江仙〕写身世之感,触及“胡尘直到江城”的严酷现实,〔虞美人〕写祈雨,注意到农村“日夜歌声苦”的悲惨之状。这类作品在他的集子里很少见。他的词主要还是承"花间"和北宋的婉丽之风,以描写粉融香润的生活和闲适之情见长。如〔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又如另一首写闲情的〔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以“烘帘自在垂”和“绿窗春睡轻”的恬淡境界受到历代词话家的称誉。清人陈廷焯说:"陈子高词婉雅闲丽,暗合温、韦之旨,晁无咎、毛泽民、万俟雅言等远不逮也。"(《白雨斋词话》)说陈克高于晁、毛等人未必公允,但“婉雅闲丽”和“合温韦之旨”二语倒是准确地道出了他的歌词创作的主导风格与继承关系。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著录陈克《天台集》10卷。又单行《赤城词》1卷,曾刊入长沙书肆《百家词》。今均不传。朱孝臧《□村丛书》所收《赤城词》1卷,系据林无垢校补旧钞本。赵万里复据他书共辑得41首,附录1首,刊入《校辑宋金元人词》。《全宋词》增辑至51首。《全宋词补辑》又补辑陈克词4首。陈克亦能诗,诗集已佚,部分作品仅见于《宋诗纪事》等书中,存词51首。
《虞美人》是宋代陈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阴满院帘垂地。
落絮萦香砌。
池光不定药栏低。
闲并一双鸂鶒、没人时。
翻译:
绿色的荫蔽充满院子,帘子垂到地面。
飘落的柳絮缠绕在花砖上。
池水的光线不稳定,药栏低垂。
只有一对鸂鶒在闲暇时并肩而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静、清幽的场景。绿色的荫蔽覆盖着整个院子,落下的柳絮在花砖上形成美丽的景象。池水的光线在微风中波动,药栏低垂,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诗人提到了一对鸂鶒,它们在无人的时候一同出现,增添了一丝生动和趣味。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恬静和宁谧的氛围。绿色的荫蔽和落絮的画面给人以舒适和轻松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节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之中。池水的光线不稳定和药栏低垂的描写,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一句提到的鸂鶒增添了一丝活泼,也让整个诗意更加饱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安静、美丽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情绪,同时也可以从中领悟到对生活中细小美好事物的关注和珍视。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
山樵夏斩樗栎枝,受昼日炙兼风吹。天寒岁晚见功用,春透肝鬲连腰肢。一室暖香胜桦烛,破衲纫缝针线续。床头翁子新篘成,翁媪分虀小筵席。山家此乐无厌时,何须玉笋扶金卮。我亦平生知此味,今年此味奇更奇。山中低厂编错薪,不知山外飞氛尘。一尘一窝榾柮老稚均,此时痛快出苦
五字忍饥吟,十年忘归路。著不著大笑,一场吐不出。相似底句,是真文殊。无二文殊,苏卢{左口右悉}唎,{左口右悉}唎苏卢。
一住三山三十载,交亲渐觉眼前稀。长松郁郁偃高盖,新竹森森添旧围。沙径雨余留鸟迹,柴门日落锁烟扉。放翁正倚蒲团稳,辽海从渠万事非。
湖外庐山已见招,春风好送木兰桡。青天挟日波中浴,白昼繁星地上跳。万顷琉璃吹一叶,半簪霜雪快今朝。庐陵归路从西去,却峭东帆趁落潮。
金华山中仙,委蛇霜雪明。君于何处得,束缚封官城。大白真若辱,脱帽甘沉冥。世有扬子云,犹堪草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