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表立苍龙背。
三面巉天翠。
东游才上小蓬莱。
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
而今指点来时路。
却是冥濛处。
老仙鹤驭几时归。
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虞美人·阑干表立苍龙背》是宋代姜夔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阑干表立苍龙背,
三面巉天翠。
东游才上小蓬莱,
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
而今指点来时路,
却是冥濛处。
老仙鹤驭几时归,
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幻想中的仙境,以及诗人对于人生流转和归宿的思考。诗中描述了一座巍峨的高楼,宛如苍龙的背脊,矗立在阑干之上。周围群山环绕,山顶覆盖着郁郁葱葱的翠绿。诗人称这座高楼为小蓬莱,希望可以登临其中,但却发现楼上没有烟雨的景象,而是荒凉寂静。诗人感叹自己指引他来的路途现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进入了一个幽暗的地方。他想知道那位驾驭仙鹤的老仙人何时才会归来,也开始疑惑这座山川城郭是否真实存在。
赏析:
《虞美人·阑干表立苍龙背》以富有幻想色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高楼象征着人们对于理想境界的追逐,而苍龙背的形象则增添了庄严和威严的氛围。诗人通过描述群山环抱、翠绿如茵的景象,营造了一个神秘而美好的仙境,给人以遐想和憧憬之感。
然而,诗人在描绘这个仙境的过程中,却逐渐流露出对现实的怀疑和迷茫。他发现所追求的小蓬莱高楼并非如自己所愿,而是荒凉而寂静的。诗词中的烟雨象征着生活的变幻和无常,其缺失意味着他对于人生归宿的迷惘和失落。诗人内心的疑问和困扰通过诗词的表达得以凸显,使读者也对人生的意义和归宿产生思考。
整首诗词以幻境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于人生归宿的疑虑。这种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和思考,使得诗词在意境和情感上都具有一定的张力和深度,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先生卧碧岑,诸祖是知音。得道无一法,孤云同寸心。岚光薰鹤诏,茶味敌人参。苦向壶中去,他年许我寻。
暑笼晴,风解愠。雨后余清,暗袭衣裾润。一局选仙逃暑困。笑指尊前、谁向青霄近。整金盆,轮玉笋。凤驾鸾车,谁敢争先进。重五休言升最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
朝夕云山满县郛,削成犀笋几千株。游人借笔抄诗板,远客投书乞画图。
春山漠漠淡烟横。阴壑丁丁伐木声。啼鸟静,落花轻。看棋松下暮云
中华倾弊无他故,习尚淡谈出望门。奏议救时翻见黜,搜扬隐逸更谁论。
病余归到洛阳头,拭目开眉见白侯。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相对忆刘刘在远,寒宵耿耿梦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