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舟泊东海边,樵夫家住西山里。
两人活计山水中,东西路隔万千里。
忽然一日来相逢,满头短发皆蓬松。
盘桓坐到日灼午,互相话说情何浓。
一云深山有大木,中有猛虎吃人肉。
不如平原采短薪,无虑无忧更无辱。
一云江水有巨鳞,滔天波浪惊剎人。
不如芦花水清浅,波涛不作无怨心。
吾今与汝要知止,凡事中间要谨始。
生意宜从稳处求,莫入高山与深水。
《渔樵问答歌》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渔翁和樵夫的问答形式,描绘了两个平凡人在山水之间谈论生活哲理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翁舟泊东海边,
樵夫家住西山里。
两人活计山水中,
东西路隔万千里。
渔翁和樵夫分别居住在东海和西山之间,他们从事渔业和樵木工作,生活在山水之间,但却被遥远的东西之路分隔开。
忽然一日来相逢,
满头短发皆蓬松。
盘桓坐到日灼午,
互相话说情何浓。
有一天,他们突然相遇,两人都是劳作之后满头头发凌乱。他们坐下来休息,渔翁和樵夫开始交谈,彼此间的感情变得十分浓厚。
一云深山有大木,
中有猛虎吃人肉。
不如平原采短薪,
无虑无忧更无辱。
渔翁告诉樵夫,深山中有一棵巨大的树,里面隐藏着一只凶猛的老虎,它会吃人。渔翁认为与其冒险进入深山,不如在平原采集短小的柴薪,这样既无忧虑也无辱。
一云江水有巨鳞,
滔天波浪惊剎人。
不如芦花水清浅,
波涛不作无怨心。
樵夫回答说,江水中有一条庞大的鱼,汹涌的波浪会使人受到惊吓。樵夫认为与其与巨鳞为敌,不如在芦花丛生的清浅水中,波涛不起,心境也不会有怨愤。
吾今与汝要知止,
凡事中间要谨始。
生意宜从稳处求,
莫入高山与深水。
最后,渔翁和樵夫达成共识,他们要懂得适可而止,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谨慎开始。生活和事业应当在稳定的状态下追求,不要冒险进入高山和深水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渔翁和樵夫的对话,以山水、野生动物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和对话,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感悟,强调了稳定和谨慎的重要性。渔翁和樵夫的经历和心路历程,给人以深思,引导人们在面对选择和困境时要懂得取舍和把握。整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美丽景色,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在欣赏之余也能从中获得启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叹时。固有命焉刚不信,是无天也果能欺。才高正被聪明使,身贵方为利害移。无计奈何春又老,尧夫非是爱吟诗。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
旅途乘早景,策马独凄凄。残影郡楼月,一声关树鸡。听钟烟柳外,问渡水云西。当自勉行役,终期功业齐。
出处何心一似云,世间万事不关身。补天链石无虚日,忧国如家有几人。千载芬香只忠孝,百年富贵竟埃尘。看君两鬓青青在,不晚皈来侍玉宸。
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南阳有近亲。
发白犹欹旅枕,溪深未挂烟莎。往来苕霅意如何。应有轻鸥笑我。细算年来活计,只消一个渔舟。金鱼无分不须求。只乞鲈鱼换酒。